中国三钱

所谓“中国三钱”,指的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关于“三钱”称号的由来,最初是由毛主席提出的,在后来的第一次科学规划中,三钱力排众议,确定了多项科研项目,提出了切合我国实际的科学规划,被周恩来总理盛赞为“科技三钱”。自此,“三钱”的称谓也由此传播开来。

钱学森

人物经历

出国以前

钱学森于1911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1923年9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习。 

1929年考入铁道部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机械工程学院铁道工程系,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6月考取清华大学第七届庚款留美学生。

赴美留学

1935年9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36年9月获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成为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冯·卡门(Theodore von Kármán)的学生,并很快成为冯·卡门最重视的学生。 

他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1938年7月至1955年8月,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学森”公式,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193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1943年,任加州理工学院助理教授。1945年,任加州理工学院副教授。1947年,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1947年,在上海与蒋英结婚。1949年,任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1953年,钱学森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1954年,《工程控制论》英文版出版,该书俄文版、德文版、中文版分别于1956年、1957年、1958年出版。1958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 

遭到拘留

1949年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诞生的消息传到美国后,钱学森和夫人蒋英便商量着早日赶回祖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此时的美国,以麦卡锡为首对共产党人实行全面追查,并在全美国掀起了一股驱使雇员效忠美国政府的狂热。钱学森因被怀疑为共产党人和拒绝揭发朋友,被美国军事部门突然吊销了参加机密研究的证书。钱学森非常气愤,以此作为要求回国的理由。 

1950年,钱学森上港口准备回国时,被美国官员拦住,并将其关进监狱,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Dan A. Kimball)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 个师的兵力。 从此,钱学森在受到了美国政府迫害,同时也失去了宝贵的自由,他一个月内瘦了三十斤左右。移民局抄了他的家,在特米那岛上将他拘留14天,直到收到加州理工学院送去的1.5万美金巨额保释金后才释放了他。后来,海关又没收了他的行李,包括800公斤书籍和笔记本。美国检察官再次审查了他的所有材料后,才证明了他是无辜的。 

艰难归国

50年代初期

钱学森在美国受迫害的消息很快传到中国,中国科技界的朋友通过各种途径声援钱学森。党中央对钱学森在美国的处境极为关心,中国政府公开发表声明,谴责美国政府在违背本人意愿的情况下监禁了钱学森。 

195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报纸上看到陈叔通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身份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决定给这位父亲的好朋友写信求救。正当周恩来总理为此非常着急的时候,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陈叔通收到了一封从大洋彼岸辗转寄来的信。他拆开一看,署名“钱学森”,原来是请求祖国政府帮助他回国。 

1954年4月,美英中苏法五国在日内瓦召开讨论和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出席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联想到中国有一批留学生和科学家被扣留在美国,于是就指示说,美国人既然请英国外交官与我们疏通关系,我们就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开辟新的接触渠道。 

中国代表团秘书长王炳南1954年6月5日开始与美国代表、副国务卿约翰逊就两国侨民问题进行初步商谈。美方向中方提交了一份美国在华侨民和被中国拘禁的一些美国军事人员名单,要求中国给他们以回国的机会。为了表示中国的诚意,周恩来指示王炳南在1954年6月15日举行的中美第三次会谈中,大度地作出让步,同时也要求美国停止扣留钱学森等中国留美人员。 

然而,中方的正当要求被美方无理拒绝。1954年7月21日,日内瓦会议闭幕。为不使沟通渠道中断,周恩来指示王炳南与美方商定自1954年7月22日起,在日内瓦进行领事级会谈。为了进一步表示中国对中美会谈的诚意,中国释放了4个扣押的美国飞行员。 

钱学森和国家领导人在一起中国作出的让步,最终是为了争取钱学森等留美科学家尽快回国,可是在这个关键问题上,美国代表约翰逊还是以中国拿不出钱学森要回国的真实理由,一点不松口。

1955年,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包括了不惜释放11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飞行员作为交换,1955年8月4日,钱学森收到了美国移民局允许他回国的通知。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回国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了,这一天钱学森携带妻子蒋英和一双幼小的儿女,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踏上返回祖国的旅途。1955年10月1日清晨,钱学森一家终于回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回到自己的故乡。 

归国以后

归国之后,周恩来在各方面都给予了钱学森亲切细致的关怀,晚年的钱学森还激动地回忆起一件往事: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发射前夕,周恩来总理召集相关的科研人员在人民大会堂开会,临别之际,周恩来总理特意叫住了钱学森:钱学森,你不要太累着了。钱学森生前常对人说,对他一生影响最深和帮助最大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开国总理周恩来,一个是自己的岳父蒋百里。 

1956年初,他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任命他为委员。 

1956年参加中国第一次5年科学规划的确定,钱学森与钱伟长、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在力学所工作到1972年前后。在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被增选为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7 年,在钱学森倡议下,中国力学学会成立,钱学森被一致推举为第一任理事长。2月18日,周恩来总理签署命令,任命钱学森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任院长。11月16日,周恩来总理任命钱学森兼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院长。同年,钱学森所著《工程控制论》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并被补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7年6月,中国自动化学会筹备委员会在北京成立,钱学森任主任委员。同年9月,国际自控联成立大会推举钱学森为第一届IFAC理事会常务理事。 

1958年,为了为两弹一星工程培养人才,应钱学森关于建立“星际宇航学院”的要求,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学森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创始人之一。经杜润生、杨刚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9年,当选为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相继当选为第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9年9月19日,钱学森专程从北京来到已从上海迁至西安的西安交通大学参观校园,看望师生。 

1960年,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并不再兼任该院一分院院长。从此,钱学森的主要职务一直为副职,由第五研究院副院长,到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再到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专司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

1960年11月15日,在聂荣臻元帅现场亲自指导下,以张爱萍将军为主任,孙继先、钱学森、王诤为副主任的试验委员会,在我国酒泉发射场成功地组织了我国制造的第一枚近程导弹的飞行试验。 

1961年,当选为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1962年,《物理力学讲义》出版。1963年,《星际航行概论》出版。1965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导弹工业部)副部长。

1966年10月27日 ,钱学森协助聂荣臻元帅,在酒泉发射场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飞行实验,获得圆满成功。 1968年,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研究院(即今天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

1969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并相继当选为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1970年,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并不再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研究院院长。 

1979年,在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当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Distinguished Alumni Award)。但钱学森没有到美国接受这份荣誉。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86年当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届全国委员会主席。 

1982年,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当选为中国力学学会名誉理事长。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兼任该院一分院(即今天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论系统工程》出版,1988年《论系统工程》(增订版)出版。 

1984年,在中国科学院第五次学部委员(院士)大会上,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1992年,在中国科学院第六次学部委员(院士)大会上,被聘请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 

1985年,钱学森因对中国战略导弹技术的贡献,作为第一获奖者和屠守锷、姚桐斌、郝复俭、梁思礼、庄逢甘、李绪鄂等获全国科技进步特等奖。 

1986年,在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被增选为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并相继当选为政协第七、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87年,被聘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和系统工程》出版。1987年5月3日,担任中国人体科学学会名誉理事长。 

1988年,兼任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获(198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关于思维科学》出版。1988年,《论人体科学》出版。《创建人体科学》、《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发展纵横观》和《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分别于1989年、1996年、1998年出版。

1989年,获国际技术与技术交流大会和国际理工研究所授予的“W.F.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获得一级英雄模范奖章。《钱学森文集(1938~1956)》出版。

1991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授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称号。当选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1989年更名为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名誉理事长。当选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1994年,在中国工程院第一次院士大会上,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论地理科学》出版。《城市学与山水城市》出版。

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颁发的首届(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后改称“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1995年,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将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命名为钱学森图书馆,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为之题写了馆名。

1998年,被聘为解放军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在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上,被授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称号。

1999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0年,《钱学森手稿(1938~1955)》出版。 

2001年12月11日,江泽民看望钱学森,当时的副总理李岚清也一同看望,《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第六次产业革命通信集》、《创建系统学》出版。1995年、1996年和1999年江泽民曾先后三次到钱学森家中看望他。 

2001年90岁生日时,钱学森在美国的好友Frank E. Marble教授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校长D.Baltimore委托,专程到北京将“杰出校友奖”的奖状和奖章当面颁发给钱学森并当选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

2001年12月11日90大寿之时,钱学森为母校上海交通大学题词:“希望上海交通大学全体师生要继承和发扬母校优良传统,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报效人民,在二十一世纪,努力把上海交通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钱学森始终心系母校,充分发扬了交通大学饮水思源的光辉传统。 

2009年10月31日北京时间上午8时6分,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个人生活

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早年赴日本求学,1911年回国,曾担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钱均夫与蒋百里是莫逆之交。蒋百里被誉为“现代兵学之父”,当时就任国民政府保定陆军学校校长。蒋百里与其日本夫人生有5个女儿,钱均夫只有独子钱学森,蒋家答应将三女蒋英过继给钱家。 

1935年,钱学森赴美留学,蒋英也跟随父亲远赴欧洲,在德国柏林上学,两人相互的书信传情,更加深了两人的情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蒋英到了美国,当时钱学森已经三十多岁,蒋英也有二十四岁,为了各自的事业,他们再次推迟了婚期,直到1947年,他们才在上海举行婚礼。 

1935年8月,钱学森赴美深造,原本读的是航空工程专业,但在继续深造的问题上,他与父亲发生了争论。钱学森打算下一步攻读航天理论,但父亲回信说中国航天工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还是研究飞机制造技术为好。钱学森则告诉父亲,中国在飞机制造领域与西方差得太多,只有掌握航天理论,才有超越西方的可能。蒋百里知道了钱家父子的分歧,他对老友钱均夫说到,欧美各国的航空研究趋向工程、理论一元化,工程是跟着理论走的。钱均夫听了这番话终于应允儿子继续学航天理论。 钱学森如释重负,从此对蒋百里感激不尽。 

钱学森在美国受迫害的那些岁月中,家境状况很糟糕,作为大家闺秀的蒋英,毅然辞退了女佣,一个人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从而也放下了她热爱的歌唱事业。正是这段时间,钱学森完成了他的著作《工程控制论》,这是他们的爱情结晶。 

1955年10月8日,在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下,美国政府终于准许钱学森夫妇回国。但当钱学森和蒋英带着他们6岁的儿子永刚、5岁的女儿永真在机场最后登机时,美国政府又无理扣留、没收了钱学森在美国20多年间积累下的研究笔记。而他们的结婚“信物”——黑色三角钢琴,在蒋英的据理力争下,最终与他们一起回到了祖国。

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蒋英在中央实验歌剧院担任艺术指导。为了满足广大工农兵的要求,她和演员们一起到大西北偏僻落后的地方巡回演出,并努力学唱中国民歌、昆曲、京韵大鼓,甚至京戏。每当登台演唱时,蒋英总喜欢请钱学森去听,请他欣赏,请他评论。有时钱学森工作忙,不能去听,蒋英就录下音来,带回家,待他休息再放给他听。 为了照顾钱学森的工作与生活,领导安排蒋英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歌剧系担任领导并任教。蒋英只好放弃自己最喜爱的舞台生涯,用自己的全部心血培养学生。如今,蒋英教授已是造诣精深的音乐艺术家,是中国当代讲授欧洲古典艺术歌曲的权威。到了晚年,夫妇两人依然生活得富有情趣,非常充实。 

1991年,中共中央在为钱学森举行的颁奖仪式接近尾声时,钱学森谈到了他的夫人蒋英。他们结婚44年的生活过得很幸福,在1950年到1955年美国政府对钱学森迫害期间,她管家,为此付出了巨大牺牲;蒋英是女高音歌唱家,她与钱学森的专业相差很远,但正是由于她为钱学森介绍了音乐艺术,使钱学森丰富了对世界的深刻认识,学会了广阔的思维方法。 钱学森爱好音乐,尤其是在蒋英的艺术熏陶下,他对音乐艺术有了更深沉的感悟,也给他的科学事业增添了无比的色彩。共同的志趣,使两人的感情生活更加和谐温馨、多姿多彩,也使他们的事业相得益彰。他们曾合作《对发展音乐事业的一些意见》一文,对中国音乐事业发展提出意见。 

个人作品

《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讲义》、《星际航行概论》、《论系统工程》、《关于思维科学》、《论地理科学》、《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创建系统学》、《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钱学森论火箭导弹和航空航天》等。

主要成就

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1956年初,钱学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时,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在钱学森的努力带领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应用力学

钱学森在力学的许多领域都做过开创性工作。他在空气动力学方面取得很多研究成果,最突出的是提出了跨声速流动相似律,并与卡门一起,最早提出高超声速流的概念,为飞机在早期克服热障、声障,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高亚声速飞机设计中采用的公式是以卡门和钱学森名字命名的卡门-钱学森公式。此外,钱学森和卡门在30年代末还共 同提出了球壳和圆柱壳的新的非线性失稳理论。 

钱学森在应用力学的空气动力学方面和固体力学方面都做过开拓性工作;与冯·卡门合作进行的可压缩边界层的研究,揭示了这一领域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创立了“卡门—钱近似”方程。与郭永怀合作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 

物理力学

钱学森在1946年将稀薄气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结合起来的研究,是先驱性的工作。1953年,他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并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1961年他编著的《物理力学讲义》正式出版。1984年钱学森向苟清泉建议,把物理力学扩展到原子分子设计的工程技术上。 

航天与喷气

从40年代到60年代初期,钱学森在火箭与航天领域提出了若干重要的概念: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JATO),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在1949年提出了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在1953年研究了跨星际飞行理论的可能性;在1962年出版的《星际航行概论》中,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 

工程控制论

工程控制论在其形成过程中,把设计稳定与制导系统这类工程技术实践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钱学森本人就是这类研究工作的先驱者。 

系统科学

钱学森对系统科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 

其他

钱学森对系统工程、人体科学、思维科学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

主要荣誉

1957年,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1979年,钱学森的母校加州理工学院授予他“杰出校友”的称号。1986年6月南加州华人科学家工程师协会给他授奖。1989年国际技术与技术交流大会在纽约给他授奖,他都没有去。 

1991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1995年5月,经中宣部批准及钱学森本人同意,西安交通大学将图书馆命名为钱学森图书馆,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为之题写了馆名,这是中国第一所以在世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图书馆,也是中国唯一一所经钱学森本人同意以钱学森命名的图书馆。该图书馆定位于科研教学的资源共享与钱学森事迹,文物展示于一体,并设置钱学森特色数据库。

1996年,钱学森在钱学森图书馆揭幕典礼上的书面发言中,深有感慨地说: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图书馆和资料馆,就没有今天的钱学森。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钱学森“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1年,获霍英东奖金委员会颁发的第二届“霍英东杰出奖”(中国地区)。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批准,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763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钱学森星”。

2006年,荣获“中国航天事业50年最高荣誉奖”。2007年,荣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2008年01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钱学森家中,亲切看望这位为中国科技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代表党中央向他表示衷心的祝福。2009年08月06日,国家总理温家宝看望了钱学森。 

2009年3月28日,他被授予“世界因你而美丽——2008影响世界华人大奖”之“终身成就最高荣誉大奖”。中共中央组织部决定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史来贺和钱学森这五位作为解放50年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 

2009年11月13日,第二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授予钱学森“中国绿色贡献终身成就奖”。

人物评价

钱学森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成为航空航天领域内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极少数的巨星之一;钱学森也是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之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365足球投注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 

钱学森一生默默治学,但无论在什么时代,什么地方,他所选择的,既是一个科学家的最高职责,也是一个炎黄子孙的最高使命。他一生的经历和成就,在中国的国家史、华人的民族史和人类的世界史上,同时留下了耀眼的光芒,照亮了来路。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先行人,他不仅是知识的宝藏、科学的旗帜,而且是民族的脊梁、全球华人的典范,他向世界展示了华人的风采。 

毛泽东评价:美国人把钱学森当成5个师,在我看来,对我们说来钱学森比5个师的力量大多啦。

美国海军次长丹金布尔评价:无论在哪里,钱学森都值五个师。 

导师冯·卡门评价: 我们的朋友钱学森,是1945年我向美国空军科学顾问组推荐的专家之一。他是当时美国处于领导地位的第一流火箭专家,后来成了世界闻名的新闻人物。钱学森作为加州理工学院火箭小组的元老,曾在二次大战期间对美国火箭研究作出重大贡献。他是一个无可置疑的天才,他的工作大大促进了高速空气动力学和喷气推进科学的发展。他的这种天资是我不常遇到的。我发现他非常富有想象力,他具有天赋的数学才智。人们都这样说,似乎是我发现了钱学森,其实,是钱学森发现了我。 

美国火箭专家克拉克评价:中共的归国学人当中,无人重要性能出钱学森其右。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史蒂夫评价:钱学森在美国的成绩很好,但不足以令人折服。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贡献才真正了不起。 

合众国际社记者罗伯特·克莱伯评价:正是因为有了钱学森,中国才在1970年成功地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由他负责研究的火箭,正使中国成为同苏联、美国一样能把核弹头发射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国家。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阎肃,对钱学森这样评价:大千世界、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寿至期颐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杜玉波,对钱学森这样评价:辗转回国,钱学森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硬劲;力学、喷气推进、航天技术,钱学森展现了一位科学家在研究上的牛劲;东方红卫星、神舟飞船、嫦娥奔月,钱学森给中国航天事业打了足够的底劲。今天,这位中国航天之父所开拓的事业正阔步向前,干劲十足。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章良,对钱学森这样评价:他不仅以自己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航天领域为人类的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 

人物纪念

2009年11月6日上午钱学森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及朱镕基、李瑞环等同志们前往送别;钱学森的家人、老同事、家乡代表以及社会各界民众也前来为他送行,其中不少人竟是从祖国各地甚至海外赶来参加告别仪式。 

2009年12月10日,在钱学森诞辰98周年到来之际,北京师大附中钱学森纪念馆正式开馆,温家宝总理为纪念馆题写馆名。教育部袁贵仁部长、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共同为钱学森纪念馆馆名石揭幕。

2011年12月8日,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贾庆林强调,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就是要深切缅怀他为我国科学事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建立的卓越功勋,追思和学习他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不懈奋斗的崇高品德和革命精神,进一步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同心同德、开拓进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为了进一步弘扬钱学森同志爱国,创新、奉献的业绩与精神,经中央研究,决定在钱学森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建设钱学森图书馆,并于2011年12月11日钱学森诞辰100周年之际建成对外开放。

查看更多>>

钱伟长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钱伟长毕业照1912年10月9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父亲是国学大师钱穆的长兄钱挚。

1925年,先后在无锡荣巷公益学校、无锡县立初中、无锡国学专修学校(苏州大学前身 )读书。

1928年,父亲病逝后,在苏州上学读高中,学习数理化和西洋史。

1930年,毕业于无锡市第一中学,高考被清华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央大学五所名牌大学同时录取。

1931年,获得吴蕴初设立的“清寒奖学金”,物理5分,化学和数学一共考了20分,以中文和历史两个100分的成绩进入了清华大学历史系,同年9月18日,发生九一八事变,钱伟长决定弃文从物,转学物理系。 在校期间,和同学顾汉章测定北京地区大气电参数。 

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研究院,获高梦旦奖学金,随导师吴有训做光谱分析,并在黄子卿指导下研究溶液理论。 同年12月,参加一二九运动。

1936 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抗日救国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1939年,赴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讲授热力学,并与孔祥瑛结婚。 

出国留学

1940年1月,考取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

,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突发,改派至加拿大。去加拿大留学。8月钱伟长终于赶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主攻弹性力学,跟随导师辛吉研究板壳理论,用50天完成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发表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60岁祝寿文集内 。

1941年,提出了“板壳内禀理论”。 

1941至1942年,研究雷达波导管内的电抗、和A.温斯坦(weinstein)合作研究固支受拉方板的振动,1942年获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博士学位。 

1942年--1946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研究总工程师,师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从事博士后科学研究。研究火箭弹道、火箭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气象火箭、人造卫星轨道、气阻损失、降落伞运动、火箭飞行的稳定性、变扭率的扭转、超音速对称锥流等问题。并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关于奇异摄动的理论,被国际上公认该领域的奠基人。 

学成归国

蜚声中外的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院士1946年5月,钱伟长回国,应聘为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

1946至1957年,研究圆薄板大挠度摄动解和奇异摄动解、润滑理论、压延加工、连续梁、扭转问题、建筑史、扁壳跳跃和方板大挠度。 

1946至1948年,参加了反美扶日、反内战、反饥饿、反美援面粉等进步运动。 

1949年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副教务长、教务长。 

1950年,任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常委、组织部部长。 

1951年,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副秘书长,并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力学研究室主任。 

1952年,参加中国文化代表团,出访缅甸、印度。

1954年,提出了“圆薄板大挠度理论”(1956年获国家科学奖二等奖)。 

1954年至1958年,任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 

1956年,制定规划了中国第一次12年科学规划,并被任命为清华大学副校长。与钱学森等创办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同时担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筹委会主任、波兰科学院院士。 

1957年,中国力学学会成立,任副理事长。 1957至1976年,从事飞机颤振、潜艇龙骨设计、化工管板设计、氧气顶吹的转炉炉盖设计、大型电机零件设计、高能电池、三角级数求和,以及变分原理中拉格朗日乘子法的研究。 

1964年,他曾独立推得广义变分理论,投递给《力学学报》,但因当时他的身份问题而不予发表。

晚年时期

1972年,钱伟长由周恩来亲自点名,参加科学家代表团访问英国、瑞典、加拿大和美国。

1975年,当选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7至1990年,从事环壳理论、广义变分原理、有限元、中文信息处理、薄极大挠度、管板、断裂力学、加筋壳、穿甲力学、三角级数求和等方面的研究。 

1979年,中央撤销把钱伟长划为右派分子的决定。 

1980年,恢复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担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 

1981年,被任命为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 、《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主编。 

1982年,“广义变分原理的研究”(1979年完成)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83年,邓小平亲自下调令,调任至上海工业大学任校长一职,并写明此任命不受年龄限制。 

1983年至2003年,历任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84年,他提出汉字宏观字形编码,简称“钱码”。同年任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名誉主席,上海市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所长。 

1985年,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1986年,在国家标准局组织的全国第一届汉字输入方案评测会上,在34种方案中,“钱码”被评为A类方案。“钱码”获得1985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1987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获银牌奖。 

1988年,任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 

1990年后,任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

1994年,由邓小平亲自委任,钱伟长继任为上海大学校长。

1997年,被聘为南京大学校董会名誉董事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名誉校长。

2001年11月,受聘为江南大学董事会名誉董事长。

2006年,获多伦多大学杰出校友奖。 

2010年7月30日6时2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遗体于2010年8月7日在上海龙华殡仪馆火化。 

个人生活

在清华期间,钱伟长邂逅了中文系的才女孔祥瑛。193

5年,他们都积极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得以相识相知。钱伟长于1939年到达昆明西南联大与孔祥瑛汇合,同年8月1日成婚。婚礼主婚人是钱伟长的导师吴有训,此后的61载岁月里,钱伟长夫妇相濡以沫。 他们育有一子两女。

钱伟长从大学起,就坚持体育锻炼。在清华期间,已经是大学足球队的主力左前锋。1937年,入选中国国家足球队队并参加了在菲律宾举行的远东运动会。 古稀之年的钱伟长以长跑作为锻炼形式。九十岁后,依然坚持每天步行三千步。 

人物成就

获奖记录

社会获奖
2010年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获奖)   2010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特别奖    (获奖)   何梁何利奖励基金“科学与技术终生成就奖”    (获奖)   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获奖)   
社会获奖
多伦多大学杰出校友奖    (获奖)   全国科学大会银牌奖    (获奖)   国家科学奖二等奖    (获奖)   

科研贡献

他参与创建北京大学力学系——开创了中国大学里第一个

国际理论力学大会最年轻的大师-钱伟长力学专业;招收中国解放后的第一批力学研究生; 出版中国第一本《弹性力学》专著;开设了中国第一个力学研究班和力学师资培养班,创建上海市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与此同时开创了全国现代数学与力学系列学术会议,开创了理论力学的研究方向和非线性力学的学术方向。 为中国的机械工业、土木建筑、航空航天和军工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被人称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 

钱伟长长期从事力学研究,在板壳问题、广义变分原理、环壳解析解和汉字宏观字形编码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1941年提出“板壳内禀理论”,其中非线性微分方程组被称为“钱伟长方程”。1954年提出“圆薄板大挠度理论”,获1956年国家科学奖二等奖。1979年完成的“广义变分原理的研究”,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4年设计提出的“钱码”,获得1985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1987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获银牌奖 。曾被授予波兰科学院院士,加拿大拉尔逊多科大学荣誉教授。1986年被选为加拿大多伦多赖尔逊学院院士。1988年获澳门东亚大学荣誉博士称号。1997年9月23日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

共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包括《应用数学与力学论文集》等共约300余万字;还担任5种国际学术刊物的编委和一些国内学术刊物的顾问。曾创办《应用数学和力学》刊物,采用中英文两种文字,在国内外发行。著有《变分法及有限元》、《广义变分原理》、《穿甲力学》,合著有《弹性力学》 。

二战期间,当伦敦正在遭受德国V1、V2导弹威胁的时候,丘吉尔向美国请求援助。这件事被转到著名科学家冯·卡门主持的喷气推进研究所。钱伟长正在研究所从事火箭、导弹的设计试制工作,他仔细研究过德国导弹的射程和射点后发现,德国的火箭多发自欧洲的西海岸,而落点则在英国伦敦的东区,这说明德军导弹的最大射程也仅如此。据此,钱伟长提出:只要在伦敦的市中心地面造成多次被击中的假象,以此蒙蔽德军,使之仍按原射程组织攻击,伦敦城内就可避免遭受导弹的伤害,英国接受了这一建议。几年后,丘吉尔在他的回忆录中谈及此事时,赞赏道:“美国青年真厉害。”可他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是中国科学家钱伟长。 

教育贡献

作为一名教育家,钱伟长提出了一套完整、丰富、系统、科学的中国高等教育理论,对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的突出贡献。 他提出了“拆除四堵墙”的办学理念 ;坚持“三制”(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人文思想 ;提倡和谐教育思想和美育思想 。

在1949年至1956年的短短几年间,钱伟长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作为主要执笔者之一参与制定了我国“十二年科技规划” 。

1990年后,钱伟长还担任暨南大学的名誉校长和校董会董事长,漳州大学、沙洲工学院的名誉校长,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侨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还任美国《应用数学进展》、《国际工程科学月刊》,荷兰《分析和设计工作中的有限元》,英国《薄壁构件》等杂志编委;乌克兰《应用力学》等杂志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副主编;《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编审委员会委员;《辞海》副主编;重庆出版社《现代化探索丛书》主编;科学出版社《应用数学和力学丛书》主编。 

主要作品

出版日期书名作者出版单位

1956年04月

弹性柱体的扭转理论(1957年出俄译本) 

钱伟长,林鸿荪

科学出版社

1956年1月

弹性力学

钱伟长、叶开沅著

科学出版社

1975年4月

锌空气(氧)电池进展

钱伟长、冯思慎编

科学出版社

1978年12月

波纹管、波登管、弯管膨胀接头、环壳和旋转壳文献目录

钱伟长

 

1979年

变分法和有限元

钱伟长

科学出版社

1980年

现代科学技术词典

钱伟长等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年08月

变分法及有限元(上册)

钱伟长

科学出版社

1980年11月

应用数学与力学论文集

钱伟长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年

张量分析

爱林根著,钱伟长译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年8月

奇异摄动理论及其在力学中的应用

钱伟长

科学出版社

1984年

穿甲力学

钱伟长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85年3月

广义变分原理

钱伟长

知识出版社

1987年3月

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战略问题

钱伟长等著

知识出版社

1989年09月

钱伟长科学论文选集

钱伟长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89年2月

格林函数和变分法在电磁场和电磁波计算中的应用

钱伟长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年

王宽诚教育基金会学术讲座汇编.第3集

钱伟长

上海大学出版社

1992年

钱伟长文选

钱伟长

 

1992年

微分方程的理论及其解法

钱伟长

岳麓书社

1992年

电机设计强度计算的理论基础

钱伟长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年1月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总论

费孝通,钱伟长主编

人民出版社

1993年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黄河三角洲-东营篇

费孝通,钱伟长主编

群言出版社

1993年11月

王宽诚教育基金会学术讲座汇编.第6集

钱伟长

上海大学出版社

1993年8月

应用数学

钱伟长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年12月

钱伟长学术论著自选集

钱伟长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

钱伟长科学论文集:1989-1994

钱伟长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年

一代师表叶企孙

钱伟长、虞昊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年

八十自述

钱伟长

密歇根大学

2000年

格林函数和变分法在电磁场和电磁波计算中的应用(修订版)

钱伟长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0年12月

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思考

钱伟长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2年

钱伟长学术论文集-第一卷:1937-1955

钱伟长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2年

钱伟长学术论文集-第二卷:1956-1980

钱伟长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2年

钱伟长学术论文集-第三卷: 1981-1984

钱伟长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2年钱伟长学术论文集-第四卷:1985-2002

钱伟长

上海大学出版社

人物轶事

为国而学

钱伟长在中学时属于“偏科生”,在数理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从收音机里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钱伟长拍案而起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决定要转学物理系以振兴中国的军力。” 

提出新理论

1939年9月2日,中英庚款第七届留英学生22人抵达香港时,不幸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钱伟长在留学途从王竹溪那里借到拉夫著的《弹性力学的数学理论》,仔细研读后发现当时国际学术界关于弹性板壳理论十分混乱,于是,钱伟长决心寻找一种统一的以三维弹性力学为基础的内禀理论。他以高斯坐标张量表达的微分几何来表示变形和应力分析之创新思想,提出了新的统一内禀理论。 

1940年9月中旬抵达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钱伟长与自己的导师辛吉教授第一次面谈时,发现两人都在研究板壳理论,辛吉用宏观的内力素张量求得在外力作用下板壳的张量平衡方程,称之为宏观方程组,而把钱伟长的方程称为微观方程组。辛吉认为虽然两种理论所用的力学量和符号有所不同,但其实质是等同的。辛吉教授提出把两种理论合在一起,钱伟长写成一篇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发表于冯·卡门教授祝寿文集之中。爱因斯坦看后说:“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 

人物评价

参与了筹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自动化研究所,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中国力学学会理性力学和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组。1980年又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学术期刊“应用数学和力学”,促进了力学研究成果的国际学术交流。为中国的力学事业和中国力学学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科学分工做得很仔细,有什么工作他都做。(钱学森) 

钱老先生对力学贡献很大,他是力学奠基者之一,他对后辈非常关心,他对中国的教育事业都很关心,作为上海大学校长,很关心教育事业的发展。他很重视基础科学。(谷超豪) 

钱伟长老先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育者,虽然这么大年纪,但还一心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探索。上海大学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一个典范。(饶子和) 

在为人方面,他用谦逊的态度为后辈树立了非常良好的楷模。吴树青评) 

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义有祖国。(2010年感动中国颁奖词) 

终身校长

永远的校长

——缅怀敬爱的钱伟长校长

作者:曾文彪

钱老这一生,在中国刻下了一个令国人难以忘却的历史影像,在上大更是留下了一个永恒的记忆。30年前,他选择来到上海,走进了上大,从71岁到98岁,他用27年的晚年岁月实现着自己一生的理想。两年前,当几乎一个世纪的思索和奋斗停止的时候,他把他的魂落在了上海,把他的理想和一条没走完的路留给了上大人。今天,上大人正在为早日实现他的理想,沿着他所确立的发展道路奋勇向前。

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同意钱伟长担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的请示报告上批示:他的任命不受年龄限制。1983年元月,钱老在他71岁时才来到上海工业大学,从此,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就把自己全部的心血投入到上海工业大学及后来的上海大学建设之中。他期盼在这里,实现他振兴教育的理想和希望。

要办一所让上海人民满意的大学

钱老作为一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和品学卓然的科学家,自他1946年回国从教开始,就怀有为振兴中华献身教育的抱负。不管国内外时势如何变迁,他的这一抱负未曾有过丝毫动摇,并对如何办好教育保持有足够清醒的头脑。上世纪50年代,我国步入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全国上下群情激昂,喊出“十二年赶超英美”的豪迈口号。那么,究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才算是“赶超”了?钱老的回答是:“在科学的各个领域上,有足够数量和足够水平的科学工作人员,来研究解决我们国家生产建设上和文化建设上存在的科学方面的问题时;也就是说,我们国家建设中的科学上的问题,我们自己能够解决,而不仰仗人家来帮我们解决,这就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他特别强调,我国科学工作者完成科学任务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我们国家在物质生活上和文化生活上有更大的提高,科学理论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其水平也是用这个来衡量的。所以,他不认为我国只有培养出了像爱因斯坦这样的人物,发明了像相对论这样的理论就算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

几十年过去了,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新的阶段,高等学校竞相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或“建设国内一流大学”树为办学目标,上大自然也不甘落后。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学校才算是一流大学?钱老的回答依然言简意赅:能解决上海的问题,就是国内一流;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就是世界一流。钱老把他的这种思想融入到他振兴教育的理想和希望之中。他到上海办大学,就是要想方设法办一所上海人民满意的大学。

首先,他要求他所主政的大学,即上海工大、上大“必须实行开放式的办学”。在他看来,实行开放办学不是一种被动的应付措施,而是基于对大学发展趋势的洞察而做出的一种主动的、理性的选择,这突出地表现在办学要主动适应上海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从他在任校长27年办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所倡导的“开放”、具有多重意义:一是大学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满足社会的现实需求;二是大学通过各种方式、途径从社会(包括国内和国外)得到各种必要和急需的支持;三是大学必须深化改革,破除旧的教育观,树立新的教育观;四是大学应该弘扬学术自由、学习自主的治校、治教、治学精神。大学要“拆四堵墙”的思想,就是钱老推行开放办学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和最精练的实践总结。

其次,他呼吁上海的地方大学联合办学,创造条件,建设一所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综合性大学。他到上海后,多次会晤时任上海市市长汪道涵、江泽民和市委书记夏征农,对上海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说:地方大学在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方面可以做得更好,可以不比那些部委重点大学做得差。但是,地方大学一定要联合起来,因为任何一所学校的力量都太弱。造成力量太弱的原因,主要不是因为建校历史短,而是每所学校的学科设置都过于单一,专业服务面太窄。因此,要把几个学校的力量联合起来,促成学校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此,他相继走访了原上海大学文学院和上海科学技术大学,还邀请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校长来上海工大探讨联合办学的事情,在多方面取得共识。

钱老首先想把上海工大和上海科大合在一起,他希望两校的干部、教师能理解他的想法。1987年5月,他在上海工大教学工作会议上为此解释说:“合并的好处是有利于发展新学科,互相帮助。我们两个学校是一工一理,理工分家不好,我们总想通过发展理科来充实我们工科的基础教研室,而理科学校也想发展工科,因为他们需要和实际联系,这样我们两个学校就走到一起了。我们两个一并,在上海是一个非常大的力量,可以充分发挥我们的力量。如果两校各自独立,要把两个学校都办好,很困难,都是缺腿缺胳膊的。我们有个希望,争取我们成为上海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一个拳头,那么,我们两校的地位和素质就能进一步提高,贡献也将大大增加,使我们真正成为上海市所需要的学校。合并是正确的,是个大方向,让它走向综合性大学!”1988年,上海工大和上海科大共同组建成立了计算机学院。本来,两校合并的事情还在朝前发展,只是1989年突发政治风波,才未及深入。1991年重启两校合并事项,经协商,合并后的学校就叫“上海理工大学”(现在的上海理工大学前身是上海机械学院,1996年才改名为上海理工大学)。1993年5月,上海市教卫办希望促成这所“上海理工大学”和原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联合办学;当年12月,教卫办把四校联合办学的方案提交市领导审议时,市领导断然决定,这四所学校干脆实行“紧密型、化合型”合并。1994年4月25日,国家教委正式下文,批准新上海大学成立;5月19日,上海市政府任命钱老为上海大学校长;5月27日,即上海解放纪念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会堂举行上海大学成立大会。钱老在成立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实行合并,成立新的上海大学,也是我们四所学校的共同愿望。近年来,我们四校在各自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大多数还是单科性院校,学科门类不够齐全,综合实力也不算一流,如果继续走老路,势必陷入‘小而全’、‘低水平’的恶性循环。只有通过多校联合,实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才能加快发展,提高水平,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都上一个新的台阶。”他在讲话中强调:上海大学的办学宗旨就是要为上海服务,办学思路就是要不断深化改革,办学目标就是要把上海大学办成和世界上其他以城市命名的著名大学一样,无愧于以“上海”命名。

四校合并,百业待举。最初阻碍学校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老校区过于分散,且每个校区的基础设施都很落后。必须尽快建好一个新校区,能够集中办学。为此,已届耄耋之年的钱老亲力而为,四处奔波,多方协商,三年后终于获得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支持。上大新校区工程于1997年7月立项,1998年破土动工,1999年9月完成一期工程、新校区正式启用,2001年新校区工程整体竣工。一个坐落于上海宝山区、占地1500亩(不含规划待征地)、校舍总面积42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14亿元的崭新的现代化大学校园拔地而起,一时间引来万众瞩目,前来参观访问的各界群体或个人络绎不绝,来访者无一不为这里独具匠心的校园布局和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氛围拍手叫好,知情者更为钱老为建设新校区所付出的心血而对其敬爱有加。

那年,钱老得知上大新校区工程正式立项以后,兴奋异常,连夜绘制了一幅校园规划草图。不日,他亲自召集校长、书记会议,指着规划图详细讲解了他的设计思想。与会者看着这张画得清晰明了的图纸,听着他那略显急促的话语,无一不为老校长的这份执著、这份热情、这份缜密的思考而感动:这哪里只是一份草图?分明是他老人家心中一所现代化大学的蓝图,他要倾其心血在这块热土上绘制他的教育理想与希望。早在1997年4月上大新校区工程尚未正式立项时,钱老就曾亲笔手书“对新校区总体规划方案设计征集文件的修改意见”,手稿近1700字。1998年8月,新校区工程已经全面铺开,钱老再次亲笔手书“对新校区环境建设的一些设想”,全文近5千字,还绘制了7幅插图。规划草图加上前后两份手稿完整地表达了钱老关于上大新校区,尤其是主体建筑——院系综合楼的设计思想与具体要求。大到校园整体布局,小到楼宇走廊该多宽、男女生厕所如何比配……他一一提出具体意见,几乎每一条意见都附有详细的说明。一字一句,力透纸背,这位老人的缜密心思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跃然字里行间。

1999年11月初,钱老陪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和教育部部长陈至立视察上大新校区。李岚清同志一进校区就连声赞叹“气势恢弘”!参观者们在校园内,自然想到的是钱老为缔造这个学府所付出的辛劳和智慧。视察结束后,领导和学校的干部、教师代表合影,李岚清同志朝着大家大声地说:我们要感谢钱校长为上大所做的贡献。陈至立同志说得更干脆:没有钱校长,就没有上大的今天。大师与大楼相得益彰焉!

要办一所像加州理工学院那样的大学

2002年1月,钱老在上大中层以上干部会上做了一个关于“对学校第十个五年规划及长期发展规划的设想”的报告。他在这个报告中,提出了学校长远发展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分四步走的战略设想。其中,“第四步是‘普林斯顿’加‘加州理工大学’的模式。一讲到理论物理、数学,就想到‘普林斯顿’;一讲到航天、原子能就想到‘加州理工大学’。我希望有一天,一提到某个学科领域,就想到我们上海大学。我的想法,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奔向这个目标就一定能实现这一宏伟蓝图。”简单地说,这“第四步”就是要把学校办得像“普林斯顿”、“加州理工”一样。类似的话他在学校也说过不止一次。很多干部、教师听说了这样一个办学目标都显得有点愕然,谁都认为,就我们目前这个水平,要能办成像普林斯顿大学或加州理工学院那样,似乎是遥不可及,这是不是他老人家“天马行空”,随口说说而已?非也!要在我国办一所像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这样的大学是钱老办教育的夙愿。

当年,钱老从美国回到清华大学任教,就怀揣这个心愿。1957年反右运动中,他为此而遭到严厉批判:“他的野心是想在中国办一个像加州理工学院那样的学校”,“他传播这个资本主义学校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活动,是一种对人民对党的反叛行为”。溯其根源,他的这个“野心”早就有之,而且也不止他一个人有这样的“野心”。1939年,钱老在西南联大考取了中英庚款留英公费生,同期考取了24位,就在他们即将成行时,欧战爆发,英国不接受外国留学生,所以这批人改赴加拿大留学。这批青年才俊,满怀科学救国强国的理想,在去加拿大的路上就立下誓言:凡是他们出国所学的那门学科“回来以后,这门学科用不着再送人出去留学了,留学是为了无须再留学”。他们中的一些人日后果真在科学界成了彪炳史册的人物,成为我国一些学科的奠基人与开拓者。其中,就有钱伟长、郭永怀、林家翘等人。这批留学生于1940年9月抵达加拿大后,钱伟长、郭永怀、林家翘到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同时师从辛格教授,郭、林两人专攻流体力学,钱则专攻弹性力学。郭、林于1941年获得硕士学位后,就转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深造,而钱继续留在多伦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42年,钱获得博士学位,并于年底应冯·卡门教授之邀也赴美国,到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实验室工作,担任研究工程师,与已在这个实验室工作的郭、林两位不期而遇,早在这个实验室的中国人还有钱学森。除了他们以外,还有一些中国学者,包括周培源、傅承义、孟昭英、胡宁等人在这一时期先后也来到加州理工学院,虽然不在同一个实验室,但是也都成了好朋友。钱老在他的《八十自述》中回忆说:他们是“朝夕相处,从世界大事、国事、学术、音乐、艺术,无所不谈,无所不议。但怀念祖国、怀念同学、怀念亲人,还是最主要的内容”。郭永怀的夫人李佩教授在2010年曾回忆说:“在美国时,钱伟长、钱学森、郭永怀多次探讨回国后怎样效力祖国,他们希望回去要办一个比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还要好的大学,让美国人到中国来留学。”

当钱老提出,要把上海大学办成像加州理工学院一样的学校时,不少干部、教师之所以觉得不可思议,是因为他们的目光总还是停留在“加州理工学院有那么大的投入,有那么样现代化的实验室,有那么强大的师资,还有那么厚实的历史积淀”,却偏偏忽视了加州理工学院最重要的传统——科学创新精神,忽视了那边一贯倡导的自由、开放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理念。钱老和钱学森、郭永怀之所以如此推崇加州理工学院,实际上就是对这种科学创新精神及自由、开放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理念的高度认同。三人相继回国以后,钱老早早地公开表达了这种认同,但遭受误解。郭永怀英年早逝,钱学森离世前几年,向助手直抒胸臆,畅谈了深藏心底几十年的这一心声。钱学森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要向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学习它的科学创新精神。我们中国学生到加州理工学院学习的,回国以后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所有在那学习过的人都受到它创新精神的熏陶,知道不创新不行。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我回国这么多年,感到中国还没有一所这样的学校,都是些一般的,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帅才的。我们国家应该解决这个问题。我今年已90多岁了,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忧虑的就是这一点。”这位钱老为前一位钱老提出的上大长远发展目标做了一个毋容置疑的解释。

这两位钱老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不仅归结于他们的人格魅力和心中博大的理想,还要归结于他们兼融中西的学养。他们留学北美,在最崇尚科学创新精神的环境中广泛涉猎,对西方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理念进行深入研究,这样的视野和积累,使他们对中国科技和教育的症结有了清醒的认识,荣耀的光环以及晚年平静的生活并没有减少他们为这个国家人才危机、前途命运的担忧。

最在乎的就是这个校长

钱老生前有二三十个头衔,从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名誉主席到一般社会团体名誉职务,乐此不疲,操劳一生。2010年7月30日,钱老溘然长逝。我在乐乎楼协助宣传部同志接待蜂拥而至的媒体记者,在底楼大堂遇见钱老的儿子元凯,向他表示了慰问,并说了一些记者采访的事情。谈话间,元凯充满感情地说:“我父亲生前最在乎的就是这个校长。”“在他去世前的27年里,他把上海工大及上大的师生当作自己的亲人,当作自己的儿女,他的家就在上大。”

为了学校的发展,钱老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他对师生的关爱是全身心、全方位的。

钱老到了上海工大以后,在学校里有一项教学活动是他亲力而为持续了好几年的,就是听老师讲课。他听课一般听一节,听完以后就提出意见。学校专业门类很广,课程很多,他会有选择地听。一年听几十节课,他都能提出一些意见来。后来,国务繁忙,他很少下去听课了,但他在学校时,总是喜欢到处走,到处看,也会不时地叫助手安排一些人来谈话。谈话对象有校、院、系领导,有普通教师,也有学生干部,谈话内容很广泛,既谈学校里的事,也谈个人的工作和思想。

钱老当校长,学生在他心目中占有最重的分量。他总想着,要把上大的每一个学生都塑造成:“一个全面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为此,他一生都在为创办一所一流的综合性大学而努力;他亲自绘制新校区规划图,要给学生盖最好的校舍;他倡导“三制”(学分制、选课制和三学期制),要为学生制定最自由的学习制度;他要求教师必须教学、科研双肩挑,首要的事是教会学生自学,要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担当责任。他的喜怒哀乐系于学生的每一步成长过程。

学校有两个大会,钱老是一定要参加的,一个是新生开学典礼,一个是毕业生典礼。按照他的说法,这关乎“学生人生的大事”。每次毕业典礼,他希望亲手把一份份毕业证书递到学生手里。学校规模大,毕业生多,发证的时间很长,但他总是精神饱满,脸上始终洋溢着笑意,是那种很惬意的笑。他每发一份证书,就要和学生握一下手。有时候,他会跟边上的人说上一句:“嗯!这个学生手心出汗,手冰凉,那是因为身体虚弱,缺少锻炼。”爱生如子,溢于言表。

学校每年要拍毕业照。在延长校区,若天不下雨就安排在大草坪,若下雨就在体育馆。钱老只要在学校,就会和学生们一起合影。有一次拍毕业照,在大草坪集合学生队伍时,并没有下雨,等学生全部站好队,只等钱老等校领导到位就可以拍了,不料,领导还未到场,却下雨了。负责这次拍摄工作的干部是位新任命的某部部长,他心想,雨不大,那么多人,排好队也不易,队伍就不要散了,等一等或许雨就停了。钱老从乐乎楼楼上下来,正要出门去大草坪,一看正下着雨,就停住脚步,可再一看,学生们正站在雨中,等他合影,顿时勃然大怒,厉声喝道,谁让学生们站在雨中的?是谁?要撤他的职!把这位年轻的部长吓得脸都变色了,赶快把队伍拉到了体育馆。

钱老怕学生出事,最不愿意看到学生因年轻犯错而受到过于严厉的处罚。1989年四五月间,在北京因胡耀邦逝世所引起的学潮骤然爆发,且愈演愈烈。到了5月中旬,上海也有数万名学生上街游行,到外滩市政府大楼前静坐。上海工大也有学生提出要上街游行、要静坐、要绝食,偏偏这个时候,学校上级领导部门的表态却不明朗。面对这种局面,刚从外地回到学校的钱老非常焦虑,他一方面要求学校领导发动干部、教师做好学生的工作,尽力维持学校内部的稳定;二是指示自己的秘书联络了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和上海科学技术大学的校长,经过紧急磋商以后,以五位大学校长的名义给《解放日报》社送了一封致学生的“公开信”,呼吁青年学生冷静面对,停止绝食,呼吁中央领导及早与青年学生对话,使局面缓和下来。5月18日,《解放日报》以新闻稿的形式,摘要发表了这封信。客观地讲,这封信在当时的局面下起不了什么作用,事态的恶化早已超出了这五位校长善良的愿望,但见校长们终是担忧青年学子在风雨中折断翅膀。

学校里有两处钱老特别喜欢逗留的地方,一个是图书馆,一个是泮池。

“一个好的图书馆就是大学。”钱老一贯强调必须把图书馆办好,主张教师和学生多利用图书馆,养成自由研究、自由学习的习惯。他到上海工大以后,力主建造的第一幢新楼是1984年建的“乐乎楼”,建造的第二幢新楼就是1987年落成的“文荟图书馆”。新图书馆建成后,他亲笔题词:“东西文化荟萃一堂”,由此而定馆名。建设上大新校区时,他又特意关照,要把新图书馆建成学校的“标志性建筑”,耸立在校园中心位置。2000年落成的新校区图书馆壮丽雄伟、设施先进,成为当时国内高校中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钱老刚到上海工大的那几年,每次到图书馆,都要去翻看阅览室进馆人员登记册,数一数每天进馆看书的教师有多少?学生有多少?人多了,他很开心,人少了,他会恼火。原工大的老人马都记得,钱老曾凭他一己之力,为学校图书馆一下子争取到近3000种外文原版科技期刊,涵盖的学科非常广泛,一度成为国内高校中拥有外文期刊种类最丰富的大学。事情的原委要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1956年国家制订了我国第一个“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规划确定了57项任务。其中,第57项是“科学技术情报的建立”,该项任务中确定的具体办法是“筹建专门机构,组织力量,从事摘录全世界科学技术期刊上的论文,用快报和文摘的形式编印出版”。据钱老讲,对于这项任务,他是向周恩来总理出了很好的主意的。他建议,考虑到国家外汇有限,由大学、研究院所各自到国外购置大量外文期刊不现实,不如由国家出面,成立一个专门的出版机构,通过驻外机构购买外文期刊,买回来后以快报或文摘的形式编印出版。周总理同意这个建议,并委托他具体筹办这件事,钱老就把这件事落实到了上海的光华出版社。若干年过去了,钱老到了上海工大,就又想起这件事。他亲自出面和光华出版社联系,请他们每年把所有已经拆页影印的期刊,包括前几年的再按原本装订起来(本来是要毁掉的),以很低廉的价格卖给上海工大图书馆。光华出版社出于对钱老的尊重和感激,照他的意思做了。这样做了几年,后来出版社和学校双方客观条件都发生了变化,这件事就没能再延续下来。尽管如此,这件事仍足以载入上大图书馆建设史册。

在上大,还有一个钱老很喜欢的地方,就是“泮池”。这是个有着80亩水面的人工湖。古人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钱老在为学校画的新校区规划草图上就画了个大大的湖,起命就叫“泮池”。最后中标的设计单位“投其所好”,在最初提交的方案中画了一个占地近250亩的湖,美术学院和图书馆这两幢大楼都有一半是架在水面上的,很壮观,非常吸引人,钱老自然是很喜欢。后来综合考虑了土地资源、水体清洁、人身安全等多方面因素,湖面还是缩小了。在钱老本来的设想中,在泮池边上再建一幢“泮宫”,用作学生与教师活动中心。知道“泮池”、“泮宫”典故的人不难理解,钱老为什么坚持要在上大校园内开凿一个泮池,这寄托着他对学生的关怀与祝福,他希望莘莘学子在泮池意蕴的熏染之下,个个才气横溢,茁壮成长。有了泮池后,钱老指示后勤部门在湖里养了很多鱼,包括锦鲤鱼,他还自己设法从外地引进了天鹅、鸳鸯放养在湖内。师生们在工间课余,徜徉湖边,观鱼赏禽,一派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象。钱老挚友费孝通先生专门为此绝佳景观题字:“泮池观鱼。”在钱老最后的二三年里,人们已经很少看见他出现在学校的公众场合,但在天气比较好的日子,师生们倒也不时看到他出现在泮池畔,戴着那顶大家很熟悉的浅色软沿帽,穿着那件大家很熟悉的枣红色茄克衫,端坐在轮椅上,凝视着湖面,沉醉在遐想中。这时候,云淡风清,花影闲照,天鹅、鸳鸯在水面轻轻地游弋,锦鲤鱼在水下浅浅地潜行,湖面泛起小小的涟漪,湖边的杨柳依依地和它们亲昵,一切都显得那么地宁静。师生们走过钱老身边,都把脚步放得轻轻地,没有像以往那样,雀跃地簇拥在他身边,向他问好,和他合影,大家都不忍心去打扰他。此时此刻,老人似乎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融化进这所学校,完全没有一点自我。

钱老这一生,在中国刻下了一个令国人难以忘却的历史影像,在上大更是留下了一个永恒的记忆。30年前,他选择来到上海,走进了上大,从71岁到98岁,他用27年的晚年岁月实现着自己一生的理想。两年前,当几乎一个世纪的思索和奋斗停止的时候,他把他的魂落在了上海,把他的理想和一条没走完的路留给了上大人。今天,上大人正在为早日实现他的理想,沿着他所确立的发展道路奋勇向前。

钱伟长是上大人心目中永远的校长! 

查看更多>>

钱三强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13年10月16日出生于浙江湖州。

1913年10月16日,出生于浙江湖州,少年时代即随父在北京生活,曾就读于蔡元培任校长的孔德中学。

1929年,在父亲的支持下考入了北京大学理科预科,同时还听本科的课程。吴有训教授的近代物理学、萨本栋教授的电磁学吸引着钱三强。

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吴有训教授的推荐,到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著名的物理学家严济慈所长的手下作助理员,从事分子光谱方面的研究工作。 

赴法留学

1937年9月,在严济慈的引荐下,到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是伊莱纳·约里奥—居里夫人,并跟随化学师葛勤黛夫人做钋的放射源研究,还在约里奥先生主持的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研究所学习。 

肖像

1939年钱三强完成了博士论文——《α粒子与质子的碰撞》。

1940年,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

1946年春,钱三强与他的同行合作,经过反复实验,终于发现了铀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这一发现不仅反映了铀核特点,而且使人类能进一步探讨核裂变的普遍性。导师约里奥骄傲地说:“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实验室的第一个重要的工作。”

1946年底,荣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

1947年升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导师,并获法兰西荣誉军团军官勋章。

回国任教

1948年,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为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处秘书长,二机部(核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等。 

从新中国建立起,钱三强便全身心地投入了原子能事业的开创。他在中国科学院担任了近代物理研究 所(后改名原子能研究所)的副所长、所长,并于195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5年,中央决定发展本国核力量后,他又成为规划的制定人,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56年,钱三强带领40多名科学工作者在苏联实习考察。刚从美国回国的钱学森,也来到苏联和钱三强一同考察。

1956年11月16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成立主管原子能工业的第三机械工业部(1958年2月11日改为二机部),宋任穷任部长,钱三强与刘杰、袁成隆、刘伟、雷荣天等被任命为副部长。他是副部长之中唯一的科学家。聂帅曾经对钱三强说过:“搞原子能,你是行家,就请你提建议,我们大家商讨决定。”

1958年,他参加了苏联援助的原子反应堆的建设,并汇聚了一大批核科学家(包括他的夫人何泽慧),他还将邓稼先等优秀人才推荐到研制核武器的队伍中。

1959年6月26日,苏联共产党中央来信,拒绝提供原子弹的有关资料及教学模型。8月23日,苏联又单方面终止了两国签定的新技术协定,撤走了全部专家,在苏联专家撤走后,周光召在国外召集数十名海外专家、学子,联名请求回国参战。他们归国后先后参与主持了理论的研究与实验研究工作。 

1964年,在他51岁生日之际,所研制出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氢弹又爆炸成功。西方媒体推测,法国国家博士钱三强是中国的核弹之父。 

1980年7月24日,钱三强教授在中南海以《科学技术发展的简况》为题讲课。 

1992年6月28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9岁。 

主要成就

努力建设

1954年2月,钱三强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处秘书长。他首先抓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筹建学部。经过反复酝酿讨论,他主持起草了筹组学部有关文件。同时,主持拟订了《学部暂行组织条例》。

科学院各学部成立后,在制订全国科学发展规划,加强学术领导,以及团结院内外科学家,发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国内科学界的重视,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

“文革”中,学部被迫停止一切活动。“文革”后,钱三强被任命为中科院党组成员和副院长,立即着手恢复学部的工作。

在当时条件下,恢复学部工作异常艰难。自1957年后,22年没有增选学部委员,健在的学部委员平均年龄达73岁。因此,增选一批新学部委员,是恢复学部活动的当务之急。钱三强亲自组织了选举工作。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推荐、酝酿、协商、评审,1980年11月,选举出新的学部委员283人,学部委员平均年龄从73岁下降到65岁。学部工作恢复了生机。

由于种种原因,1980年后10年未增选学部委员。钱三强考虑再三之后,于1990年5月7日,向李鹏总理写了一封言真意切的署名信。他写道:大家对我国人才“断层”问题深表关切和担忧。人才断层不仅表现在中层,还表现在高层,例如代表我国最高学术荣誉称号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也面临这种状况。6月2日,李鹏总理在办公室约见了周光召院长,就学部工作进一步听取情况汇报,进行研究。同年11月16日,国务院批准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增选学部委员的请示,还规定增选学部委员每两年进行一次。

自此,学部工作开始了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实践,学部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同时,也为在我国实行院士制度创造了条件。 

推动发展

1980年,中国科技界出现了“加强软科学,发展交叉科学,提倡学科交叉”的认识热潮。当时身为中国科协副主席的钱三强,以鲜明的态度积极支持。他在第一次全国交叉科学学术讨论会上,作了《迎接交叉科学新时代》的演讲。这次演讲被公认为交叉科学发展史上的“著名演讲”,受到广泛重视。

1986年9月,中国科协成立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联盟工作委员会,钱三强兼任该委员会主任委员。委员会的任务开宗明义:加强软科学、交叉科学、管理科学等方面的研究、宣传和培训活动,加强自然科学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联系,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987年后的一段时间,包括科学技术、教育、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哲学、新闻出版等在内的知识界,出现了联合交叉大讨论的热潮。这一热潮的发起者,就是钱三强领导的促进联盟委员会,特别是由他亲自策划并主持的系列“科学与文化论坛”。

一开始,钱三强就“论坛”的宗旨作了说明:“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确定包括科技与教育、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在内的新文化观念,提高全社会的科学文化素质;充分认识科技在文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把科技知识的传播同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把数以百万计的科协成员变成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钱三强的设想,迅即得到钱学森、于光远、郑必坚以及指挥家李德伦、作曲家吴祖强等人士的热情支持。

从1988年5月25日首次“科学与文化论坛”举办,到1989年“五四”前夕结束,共举行了5次,每次都是各界有识之士踊跃列会,争相论谈,气氛十分活跃,推动了科学与文化相互促进和融合。 

培养人才

钱三强30多岁时已经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实验物理学家,如果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公认其在该领域会更有建树。然而,回国后,他无条件地服从党和国家的需要,放弃自己心爱的科研工作,以主要精力从事科学组织工作,为别人创造了施展才华的条件,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

在科研工作中,钱三强注意发挥青年的主动性,放手让他们大胆探索,在一些关键之处给以指点;他注意引导和鼓励青年独立思考,发表见解,即使是不成熟的或萌芽状态的,他总是给以热情支持,并一起讨论,逐步完善;他以平等态度与青年交往,经常以自己的经验教训和亲身体会,帮助青年少走弯路。每年新大学生、研究生到所里报到,他都要亲自给大家做报告,鼓励走又红又专的道路。

正是由于钱三强等老一辈科学家坚持不懈地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鼓励、信任、教诲和示范作用,在我国核科学技术领域中,有一大批年轻人自觉自愿地把自己的青春才华和毕生精力,默默无闻地奉献给国家和人民期盼的事业。 

人物轶事

一次,一个体质不如钱三强的比较瘦弱的同学给钱三强写信,信中自称“大弱”,而称当时还叫“秉穹”的他为“三强”。这封孩子们之间互称绰号的调皮信,恰巧被秉穹的父亲钱玄同看见了。

“你的同学为什么叫你‘三强’呀?”钱玄同风趣地问道。

“他叫我‘三强’,是因为我排行老三,喜欢运动,身体强壮,故就称我为 ‘三强’。”秉穹认真地回答了父亲的询问。

钱玄同先生一听,连声叫好。他说:“我看这个名字起得好,但不能光是身体强壮, ‘三强’还可以解释为立志争取德、智、体都进步。”

在父亲钱玄同的肯定下,从此以后,“钱秉穹”就正式改名为“钱三强”了。 

个人生活

钱三强出生在浙江湖州的一个书香世家,不满4岁就开始天天站在祖父的书桌前认字背书。他的父亲钱玄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青年时代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师范学习。回国后,先在一些著名的中学任国文教员,后到北京担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北京大学教授,是我国近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他由于接受了章太炎、秋瑾等革命党人的思想影响,竭力主张推翻清朝统治。随后他又与陈独秀、李大钊、严复、胡适等一批有进步思想的教授一起,投入了新文化运动,是进步刊物《新青年》的积极支持者和轮流编辑。

生活照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钱三强,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进步思想的熏陶。为培养钱三强,在他7岁时,父亲送他进了由蔡元培、李石曾、沈尹默等北京大学教授们创办的子弟学校——孔德学校(孔德是法国哲学家的姓)。

钱三强在这样的环境中,接受老师的教育,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成为一个兴趣广泛的学生,对音乐、体育、美术,钱三强都有两下。刚进初中,年方13岁,就成了班上“山猫”篮球队的队员,在比赛中,他的拼搏精神和集体意识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1940年,钱三强取得了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又继续跟随第二代居里夫妇当助手、1946年,他与同一学科的才女何泽慧结婚。夫妻二人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被导师约里奥向世界科学界推荐。不少西方国家的报纸刊物刊登了此事,并称赞“他们发现了原子核新分裂法”。同年,法国科学院还向钱三强颁发了物理学奖。 

人物评价

钱三强不仅为原子弹的研制做出了贡献,也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

业的发展呕心沥血,为培养中国原子能科技队伍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腾讯网评) 

就是这样的清华走出来的优秀“老兵”,抱着“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报国梦,生动诠释了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精神。(新浪网评) 

钱三强的一生,有明确的目标和追求,有人生的理想和规范。77岁的高龄,历经风风雨雨,仍然巍然挺立,不为世俗所扰。(人民网评) 

钱三强先生正是这样一位掌握全局,运筹帷幄的指点之才,他无愧于这个时代。熟悉钱先生的人,不会忘记他那宽阔的胸怀,勇挑重担的气魄,杰出的组织才能,甘为人梯的精神,谦逊朴实的作风,以及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高风亮节。在钱先生身上,科学和道德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正是因为这样,钱三强先生才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仰慕,科学工作者的爱戴和全国人民的尊敬。(周光召评) 

查看更多>>



“中国三钱”出自同一家族,他们始终秉承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不断推动着科技与社会的进步,最终成了中国科技界的杰出人物,同时也是世界顶尖的伟大的科学家,名垂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