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365足球投注,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曾参是个怎么样的人?曾参与孔子的关系

来源:讲历史2016-10-28 09:20:30责编:邓结人气:
字号:小号|大号
【内容导读】曾参(前505-前436),字子舆,春秋末鲁南武城(今山东平邑县)人,孔子著名弟子。曾参之先祖为夏少康之子曲烈,封于曾阝,经四传而至曾参。曾参父曾点亦受业于孔子…

曾参(前505-前436),字子舆,春秋末鲁南武城(今山东平邑县)人,孔子著名弟子。

曾参之先祖为夏少康之子曲烈,封于曾阝,经四传而至曾参。曾参父曾点亦受业于孔子,曾以“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洒脱志向而得到孔子赞许,谓“吾与点也”(《论语·先进》)。

曾参小孔子四十六岁,是孔子晚年的学生。为人性格内向,处事谨慎。比较迟钝,孔子曾评价地说:“参也鲁。”(《论语·先进》)但孔子的“一以贯之”的“忠怒之道”是他首先揭示出来的(《论语·里仁》)。曾参非常注意修身,倡导“吾日三省吾身”的内省工夫,认为替别人办事要讲“忠”,与朋友交往要讲“信”(《论语·学而》)。强调读书人应该弘扬仁道,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强调“君子”应该“动容貌”、“天颜色”、“出辞气”,而且“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论语·泰伯》)。同时,他又主张“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考虑问题不要越出自己的地位,甚至还要“犯而不校”(《论语·泰伯》),纵被欺侮也不去计较。

曾参以“孝”著称,认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据说传世的《孝经》即是曾参所著,《孝经》在汉代和《论语》一起被升格为儒家经典。《汉书·艺文志》著录《曾子》十八篇,一般认为《大戴礼记》中有十篇是从《曾子》而来,亦多是阐发“孝道”的。

孔子去世后,曾参聚徒讲学,有不少弟子,相传他就是儒家子思、孟子一派的创始人。曾参在孔门弟子的地位原本不太高,不入“孔门十哲”之列,直到颜渊配享孔子后才升为“十哲”之一。唐玄宗时追封为“伯”。中唐以后,随着孟子地位的上升,曾参的地位也随之步步升主。北宋徽宗时加封为“武城侯”,南宋度宗时加封为“国公”,元至顺元年加封为“宗圣公”,到明世宗时改称为“宗圣”,地位仅次于“复圣”颜渊。

历史解密战史风云野史秘闻风云人物文史百科

历史揭秘:三国中最争议的将领是谁?

三国有很多有意思的人,也有很多颇受争议的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三国中最受争议的是谁?三国中,号称万人敌除关羽外,还有...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