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58年,77岁的王宠惠在宝岛台湾辞世。50年过去了,仍有很多中国人对他念念不忘,因为他为中国近现代法学界、外交界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是中国近代第一张大学文凭的获得者、国民政府第一法学家、中国第一位海牙国际法庭法官。1943年在中英美三国举行的开罗会议上,王宠惠的据理力争使得“满洲、台湾、澎湖列岛应归还中国”写进《开罗宣言》。他被誉为“中国近代法政精英第一人”。
凭借着深厚的法学功底和睿智的外交思维,满腔爱国热情的王宠惠常常能在外交舞台上为中华民族赢得尊严。1943年,王宠惠代表国民政府出席中、美、英三国召开的开罗会议时,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捍卫主权的决心。
王宠惠的故乡——王屋,地处东莞市虎门镇中心,在商业氛围浓厚的闹市里,王屋的门面依旧保持着古色古香的味道。
欲寻觅王宠惠的踪迹,必先经过王屋冠忠大道。这条颇有霸气的大道虽然不宽,却暗含着另一层含义,这里曾经走出过很有分量的人物。
王宠惠——中国近代第一张大学文凭的获得者、国民政府第一法学家、中国第一位海牙法庭法官……对这个不在王屋出生,不在王屋常住,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留在王屋的王屋人,王屋居民说起其头衔时却如数家珍,不时流露出骄傲的表情,让记者颇为惊讶。
在王屋居民小组办公室里,记者找到了谜底。为了让后人不忘却祖辈的光辉史迹,虎门镇博涌社区和王屋居民小组集资出版了《王宠惠与中华民国》,发放到每家每户。这本书记录了王宠惠生平以及在政界、学界、外交界的傲人成绩,是不少居民珍藏的宝贝。翻开这本厚厚的人物传记,王宠惠的形象跃然纸上,他为历史所做出的贡献一幕幕呈现在眼前……
中国获大学文凭第一人
1881年,祖籍东莞虎门镇王屋乡的王宠惠在香港出生。幼年虽入读圣保罗学校学习英文,但父亲王煜初要求其学习《论语》、《孟子》等经典论著,从小学贯中西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895年,清政府在天津设立北洋大学堂(现天津大学),在全国招考学员,王宠惠在港报名参加了这次考试,并以优异成绩被录取为法科学生。
时光荏苒,1900年的正月二十六日,这是北洋大学第一届毕业生王宠惠毕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以北洋大学第一名最优等生的身份,领到了考凭(即文凭),那年他19岁。他手上捧着的不是一张普通的大学文凭,是我国有据可查的第一张大学毕业文凭。这张弥足珍贵的文凭书有“钦字第壹号”。文凭正文开头书有“钦差大臣办理北洋通商事务直隶总督部堂裕为……”文凭内有对北洋大学的简介、对学生的介绍和鉴定、学生所学课程等内容,另外还写有文凭获得者王宠惠的曾祖父、祖父、父亲的姓名。
作为我国第一所新型大学的第一届毕业生,王宠惠获颁的是“钦字第壹号”文凭,因此他所持的文凭被认定为我国第一张大学毕业文凭。2005年9月,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古瑶曾率队赴台湾寻找文凭原件。他说“王宠惠是天津大学的骄傲,直到今天,在校园里提起王宠惠,仍旧无人不知。找到这张文凭是天津大学一直以来的心愿。”遗憾的是,王宠惠之子王大闳称完全不记得见过这张文凭,特别从上海举家迁往台湾时,大批物品留在上海老屋。王宠惠的孙子和孙女曾整理过爷爷的遗物,他们还保留着爷爷撰写的书籍《困学斋文存》,这本书中就有王宠惠获得的中国近代第一张大学文凭的照片。
知遇孙中山投身政坛
说起王宠惠的一生,不得不提的一个人物就是孙中山。无论是王宠惠留学海外还是涉足政坛,孙中山都扮演着提携人的角色。孙中山与王宠惠的父亲王煜初私交甚笃,王宠惠孩童时,孙中山在他家旁边的雅丽氏医院附属的西医书院习医,常常与王煜初研讨革命理想。孙中山与王家的感情之深,从以下事件可见一斑:1895年广州重阳起义失败后,为逃避清吏缉捕,孙中山逃到广州王宅。期间王宠惠的哥哥王宠勋举行婚宴,孙中山冒险前往祝贺。酒席还没结束,清廷官吏突然入屋索人,待王家人发觉时,孙中山早已离去。
1901年,再次与孙中山见面,王宠惠已在东京留学攻读政法专业。留学日本期间,王宠惠与秦力山等人创办《国民报》,孙中山鼎力支持,还接济其经费。1904年,王宠惠在耶鲁大学学习时,又与正在美国旧金山宣传中国革命的孙中山相见,期间还发生了一个标志性事件,王宠惠协助孙中山起草了《中国问题之真解决》,阐明中国革命势在必行,呼吁外国人支持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标志着王宠惠正式走上革命的道路。
学而优则仕。1911年,而立之年的王宠惠初涉政坛。王宠惠政治生涯中的第一个重要职务,是孙中山力挺出任的。1912年元月,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提名王宠惠为外交总长。当时有人提出王宠惠资格不足,建议起用外交经验丰富的伍廷芳。但孙中山力挺王宠惠,称“吾人正当破除所谓官僚资格,外交问题,吾自决之,勿怯之。”而对于老将伍廷芳,孙中山在会见上海的报社记者时,则强调民国建国之初立法很重要,对伍廷芳另有重用。但孙中山的本意,是希望任用年轻的王宠惠,将外交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即便这样,对王宠惠也是莫大的支持,为他今后在国际舞台上施展外交才能,成为第一个出任海牙国际法庭法官的中国人做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