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广东的经济损失到底有多大?”26日,对羊城晚报记者提出的这个问题,广东省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处处长林益觉得不好回答。2010年,广东省抗战损失调研课题组出版的《广东省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一书给出这样一个数字:总计财产损失为11895271155(国币)元,林益正是该课题组成员之一。
今年,此书修订工作接近尾声,林益是主要负责人,他说,从庞杂的档案资料和口述资料里尝试计算出一个客观精确的数据并非易事。经济损失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有形损失尚受到物价、汇率、币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准确统计,更何况无形损失。
早在2005年,广东省档案局副局长黄菊艳撰写《抗战时期广东经济损失研究》一书时就感叹:“探讨广东经济损失发生的过程比估算广东经济损失的数字,对于认识日本侵粤对广东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影响更具实际意义。”
林益说,修订《广东省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一书,参与人员把所有旧的档案翻出来逐字逐句地核对,“希望尽最大力量用准确的记录还原一段历史的面貌。”记者近日也翻阅资料,试图从繁杂的经济损失数据背后找到关于普通人的抗战回忆。
飞机轰炸电厂,毁了广东近代工业基础
1938年6月8日清晨,广州市全市突然停电,市内各大医院正在进行的手术被迫停止,X光等设备均无法正常使用,而在各医院候医的伤者达数千人,医生束手无策,伤者苦不堪言。
市区上空是日本轰炸机盘旋的巨大轰鸣声。当日,日军向广州西村电厂投下了八颗炸弹,电厂被毁,不仅市内医院受到很大牵连,电话也中断,警报器无法工作,最后只得改用鸣钟警示。广州西村电厂是当时广州市营的主要工厂,不仅遭受到日军轰炸,广州沦陷后还被日军接管,设备和效益损失难以估量。
西村电厂的命运或多或少折射出了广州或广东电力业被损情况,而电力业又是整个广东工业在战争中受到破坏的缩影。广东制糖业、造纸业、水泥工业、机器工业等均在战争中遭到不同程度的摧毁。
佛山市1938年10月沦陷后,石湾陶瓷窑从100多座降为17座,生产工人从五六万减少到1000多人
铸造业从30多家降为四五家,且多数处于停工状态。“广东近代工业基础在战争中被摧毁了。”黄菊艳这样总结广东工业在抗战中受到的影响。大火连烧多天,繁华商业中心变废墟
“被日本仔炸弹轰炸前,平山非常繁荣,外地来的商贩每天都很多,商贸非常旺!”这段回忆出自1911年出生在惠东县平山镇的邓佛老人,在他的记忆里,当年的平山有糕街、糖街、饭街、大米街、兔街等等,“街名都是根据当时购销商品命名的”。
而作为省会的广州市,商业更是一派繁荣的景象。西堤、汉民路、十三行、十八甫等地区是当时出了名的商业中心,西堤一带甚至还建起了一批新型百货公司、旅馆和饭店。
1938年10月21日下午,广州沦陷
23日开始,广州市内的商业中心在多场大火中付之一炬。“每小时均有新火头发生”,记者在资料中看到这样一句来自亲历者的回忆,火势从东堤一带,蔓延数平方英里,西关一带火势延及十七甫及十八甫东段。大火烧了四五天,黄沙一带变成焦土,繁华的商业区瓦砾一片。烧毁商铺的大火在全省各地被点燃,数据统计,抗战中全省商户直接损失43249360元,间接损失难以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