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365足球投注,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曹操得陇不望蜀背后的心理分析

来源:讲历史2016-09-19 15:02:14责编:鹅卵石人气:
字号:小号|大号
【内容导读】建安二十年七月,曹操陷阳平,入南郑,军势大振。下一步是乘势入蜀,抑或见好即收呢?曹操选择了留军据守而大军引还,后世多有人为之惋惜,裴松之曰:“魏武后克平张鲁,蜀…

建安二十年七月,曹操陷阳平,入南郑,军势大振。下一步是乘势入蜀,抑或见好即收呢?曹操选择了留军据守而大军引还,后世多有人为之惋惜,裴松之曰:“魏武后克平张鲁,蜀中一日数十惊,刘备虽斩之而不能正,由不用刘晔之计,以失席卷之会。”关于曹操此时的心理,自古以来有两种是非:

1,曹操不想打做得对。

2,曹操不想打可惜。

我搞出个不同于上的是非来:

3,能打。曹操先是不想打,后想打来不及了。

一、能打

作为对手,议及曹操打下汉中后不打蜀中原因的,是法正:

“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颌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三国志·法正传》

在当时、当地,作为了解当时战争环境的法正,是刘备的谋主:曹操对手的“总参谋长”。法正认为曹操不打巴、蜀的原因,并非是曹操没有进取心、军事能力不强和军力不足,而是有内患的考量牵制了曹操的军事行动。其中暗示了当时作为己方的蜀,军事布署等情况有漏洞,对方有机可乘。

以法正的当事人身份,认为曹操打下汉中后有能力打蜀地,可以说,对曹操心理的揣测,和对当时军事态势的认识,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权威性在哪儿?在于法正是曹操军事智谋的主要对手之一,对当时双方军事态势对比,对曹操的军事能力、进取心和军力的认知,自然比我们更清楚。

再从另一个方面,曹操阵营内部人士的认识,来比较一下法正的认知。

据史料记载,曹操阵营内部人士对当时双方军事态势的认知,主要有两位高手的论证。

一位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在曹操拿下汉中后,立即说:“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争江陵,此机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因此之势,易为功力。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失时矣。”《晋书·宣帝纪》

司马懿之说,点出了蜀国当时的两个关键战略弱点:1,人心所向:刘备使诈迫降刘璋,蜀人未附。2,军事布署漏洞:由于孙权不满刘备取益州,讨要荆州,发动进攻,刘备和主力远争江陵。

另一位是战略鬼才,曹操心腹刘晔,也在曹操拿下汉中后,立即说:“明公以步卒五千,将诛董卓,北破袁绍,南征刘表,九州百郡,十并其八,威震天下,势慴海外。今举汉中,蜀人望风,破胆失守,推此而前,蜀可传檄而定。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得蜀日浅,蜀人未恃也。今破汉中,蜀人震恐,其势自倾。以公之神明,因其倾而压之,无不克也。若小缓之,诸葛亮明於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今不取,必为后忧。”《三国志·刘晔传》

刘晔之说,七拐八弯,又是历史回顾,又是战争预测,又是因果得失:1,明公征战能力威震天下。2,今破汉中,蜀人震恐,其势自倾,蜀可传檄而定。3,敌人措手不及:得蜀日浅,蜀人未恃,刘备有度而迟。4,若小缓之,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

以上两位曹营人士对当时双方军事态势的说明,逻辑性联接于法正的说辞之前或之后,可作为对法正于当时双方军事态势认知的详细论证或详细解释,敌对者的双方谋主,所见略同!然而曹操竟不同意打蜀。

这好像把曹操看扁了,曹操为什么不和双方谋主所见略同?一般认为法正说得对:“必将内有忧逼故耳。”就是说,曹操患得患失,考虑长期在外征战,内部政局不稳,逼使曹操“身遽北还”,并非“不因此势以图巴、蜀”是“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

当然,我是不同意法正所说曹操不打蜀原因的。这就是我们作为“事后诸葛亮”说事的优点:知道“事先诸葛亮”所不知道的有关重要事情。

为什么曹操有进取心、有能力、有机会打蜀而不打呢?因无曹操的内幕消息,法正百思不得其解,所以揣测、推论曹操的心思在征战蜀地这个事外:“必将内有忧逼故耳”。一个“必”字,说明法正考虑了种种可能性,认为只有这个解释才是曹操能打而不打蜀中的主要原因。

就我们所知而法正不知,有曹营的两位高手当时的言论,劝说曹操攻打蜀而曹操没有立即答应;更有两段史料,记载当时曹操的心理变化而法正不知:1,曹操拿下汉中后,面对司马懿、刘晔的劝说,道:“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邪!”《晋书·宣帝纪》2,“傅子曰:居七日,蜀降者说:‘蜀中一日数十惊,备虽斩之而不能安也。’太祖延问晔曰:‘今尚可击不?”晔曰:“今已小定,未可击也。’”《三国志·刘晔传》

正是这两段法正不知道的史料记载,把曹操当时的矛盾心理暴露出来,使我们“事后诸葛亮”能够揣摩曹操当时的心理活动变化。法正是“身在庐山中,不知庐山真面目”,如法正也知道此事,怕是要重新考虑他对刘备的说辞。

以曹操当时的心理状态,从史料中我们知道:

二、先是不想打

正好是二,二的意思大家明白,有点搞笑。曹操先是不想打,有点二的意思。二,在这里是指:临事而惧,不知所措。不是指随心所欲,更不是指二五浪荡。

诸葛亮曾在街亭之战后,说自己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临事而惧,不知所措。那是战争经验不足,战术和用人水平不够,因此失败造成的。曹操身经百战,又是战胜者,面对大好战机,怎么会临事而惧,不知所措呢?这种临事而惧的心理,与上不同,而是这个道理:“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曹操是一时中了这个彩头了。

这一说,就说到文章题目了。乐不思蜀,这不是刘禅的“专利语言”吗,怎么搞到曹操头上了呢?只因曹操说过:“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邪!”。这就是本文的关键论点,此论一通,曹操打下汉中以后为什么不打蜀中的原因,就似更接近历史真相了。

曹操为什么会“二”?话要从头说起。

1,首先,曹操为什么要打汉中呢?

曹操是“吃柿子捡软的捏”,早就想打张鲁,一直没有腾出手来。自打击垮马超韩遂,北方威胁解除,又南方暂无战事,便趁机进军汉中,可三得利:一吃个“软柿子”扩大地盘,二为关中、陇右增加个屏障,三可以从北面窥伺蜀地。而把得汉中作为关中、陇右的屏障,屏蔽刘备对关中、陇右的军事威胁,是曹操此次攻击张鲁的重点目的。这从曹操的语言中可以确认:“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邪!”。曹操反其意用一典故说“既得陇右,复欲得蜀”,抬出距离遥远的陇右而不把才得到近在咫尺的汉中喜事抬出来,说明曹操过于看重汉中作为关中、陇右的屏障作用,而未反应过来此时从汉中攻蜀有特殊机会。这就为曹操的“二”提供了原始考量的根由。

2,曹操是怎样打下汉中的?

《魏名臣奏》载董昭表曰:“武皇帝承凉州从事及武都降人之辞,说张鲁易攻,阳平城下南北山相远,不可守也,信以为然。及往临履,不如所闻,乃叹曰:‘他人商度,少如人意。’攻阳平山上诸屯,既不时拔,士卒伤夷者多。武皇帝意沮,便欲拔军截山而还,遣故大将军夏侯惇、将军许褚呼山上兵还。会前军未还,夜迷惑,误入贼营,贼便退散。侍中辛毗、刘晔等在兵后,语惇、褚,言‘官兵已据得贼要屯,贼已散走’。犹不信之。惇前自见,乃还白武皇帝,进兵定之,幸而克获。此近事,吏士所知。”

《魏名臣奏》载杨暨表曰:“武皇帝始征张鲁,以十万之卫,身亲临履,指授方略,因就民麦以为军粮。张卫之守,盖不足言。地险守易,虽有精兵虎将,势不能施。对兵三日,欲抽军还,言‘作军三十年,一朝持与人,如何’。此计已定,天祚大魏,鲁守自坏,因以定之。”

《世语》说:“鲁遣五官掾降,弟卫横山筑阳平城以拒,王师不得进。鲁走巴中。军粮尽,太祖将还。西曹掾东郡郭谌曰:‘不可。鲁已降,留使既未反,卫虽不同,偏携可攻。县军深入,以进必克,退必不免。’太祖疑之。夜有野麋数千突坏卫营,军大惊。夜,高祚等误与卫遇,祚等多鸣鼓角会卫。卫惧,以为大军见掩,遂降。”

从以上史料得知,曹操在数日之内,悲喜交加。先是以为三指捏田螺,十拿九稳,汉中指日可下;后张卫一瓢凉水浇曹操从头到脚,曹操扭头就走;再“天祚大魏,鲁守自坏,因以定之”,曹操一回头,大喜过望。这形势变化得如同天上掉馅饼;这情绪反复折磨得曹操能不“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成语说“福兮祸所伏”,好事也折磨人的神经,或许可能变成坏事。

3,打下汉中后又是什么军事形势?

前面掉下的“大馅饼”才到嘴,还没来得及“消化”完(张鲁逃走),司马懿、刘晔又告诉曹操:看天相,紧接着又有一款更大的“意大利披萨大馅饼”要从天而降:“复欲得蜀”!

活,这就像摸奖连中头彩,独一无二,摆在哪个人身上能不“二”、“临事而惧,不知所措”呢?刚刚掉下“馅饼”,已经是喜出望外,接着又来一块更大的!曹操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邪!”曹操是乐不思蜀啊。

当然,曹操并非真一点不想好事:如“复欲得蜀”,这款“意大利大披萨”也不是好“捣”的,自己的“竹竿”够不够长?“内有忧逼故耳”家里人同意吗?……得好好研究研究、研究研究……。

司马懿、刘晔立即又劝告曹操,不能研究下去了,战机稍纵即逝,今天就要研究决定吃不吃:“此机不可失也”、“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失时矣”、“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若小缓之,……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今不取,必为后忧”。

曹操不悟,还是想再研究研究、研究研究,看看再说……。生理、心理学认为人在没有准备,突如其来的情况面前的反应,有怔住、愣住、不相信眼前的事情、不知所措,重复性确认……等等。这种反应需要一定时间的缓冲才能恢复正常思维。

曹操一直研究到“咀嚼”汉中这块“大馅饼”的第七日,有蜀国不服刘备管而来投降者,说蜀中真是一款“意大利大披萨”哦:“蜀中一日数十惊,备虽斩之而不能安也。”

曹操一拍大腿,恍然大悟:那刘备手下并非铁板一块,刘备刚刚以诈取蜀,蜀人心不服的大有人在啊?连孙权都不服,且把刘备引走了,蜀中确如真馅饼!曹操觉得不能再研究下去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连中头奖也不是不可能,立刻准备捣击蜀中这块“更大馅饼”了。不过没忘了和鬼才心腹刘晔商榷,“太祖延问晔曰:‘今尚可击不?’”

晔曰:

三、想打来不及了

“今已小定,未可击也。”

又一瓢凉水。这太令人丧气了,才过了七天,怎么这款“意大利大披萨”就飞走了呢?曹操虽后悔,心中不平,然却像触动了什么心思,再也没说什么,史料没有曹操的回应,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因此,揣测关于曹操当时心理的两种是非:

1,曹操不想打做得对。我认为揣测得不对。史料明明有曹操醒悟后想打了:“今尚可击不?”,怎么是不想打呢?是有人阻止他打,“今已小定,未可击也。”。后来做得对不对是一回事,曹操先是怎么想的是另一回事。

2,曹操不想打可惜。这个说法虽有道理,但没弄清曹操开始不想打的真正心理原因是面对从天而降的第二款“大馅饼”,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邪!”,等到想打已经来不及了,不可惜。所以这个说法也有不少差池。

我搞的是非是:

3,能打。曹操先是不想打,后想打来不及了。

这就根据史料,比较准确地揣摩出曹操的心理了。这个更符合人的生理、心理学行为方式。将生理、心理学原理引入历史研究,这是第一次实践。

自笑,史料本身就讲得清清楚楚:曹操先是不同意司马懿、刘晔之说,不想打蜀,后又想打,问刘晔,刘晔说来不及了。你贪天功为己有,说自己的认识有多准确,不过是照史料依样画葫芦罢了,简单,简单。既然前面没有人照此葫芦画瓢,那我照葫芦画瓢也算是第一个吧,哈哈。然而照葫芦画瓢,瓢要画得象葫芦才行,或许有人认为此葫芦本身就长错了呢?以为法正的葫芦:曹操“必将内有忧逼故耳”所以“身遽北还”才是长对了呢?或还有长得更好看的其它葫芦呢?因此向大家讨教。

说到现在,有曹操说“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邪!”,有司马懿、刘晔、法正认为曹操能打,连曹操也在醒悟后想打,论证曹操乐不思蜀心理的文章,到此应该了结了。然而这里有个纠结,这样认为的大有人在:能打就能打,不能打就不能打,什么第一天能打,七天以后就不能打了,哪有这回事!

这就要讲讲当时军事态势的特殊性了,否则本文就会被人诟病:七天以后就不能打了,胡说!当然,说了也会被人诟病。然而此诟病非同彼诟病。此诟病是有认知的诟病,情有可原:有自己的认识,可以商榷。彼诟病是没有认知的诟病:没有根据不能了结。

既然曹操没有实际打蜀,我们也只能从战略方面考量一下魏、蜀双方当时的军事态势。这里有一个好似盲点的具体问题,就是曹操打下汉中后当日与七日之内所发生的事情。这是本案(我把历史研究都当案子来审)的关键所在。

诸葛亮北伐打魏,声称了一年以后才动手,照样使敌人措手不及;而曹操南下打蜀,一日之内便要做出战略决策,拖到七日敌人便可“小定”,大大增加了失败的风险。兵马未动,七日之内便决定了一场战争战略对局胜负的天平倾向于谁,这在古代战争中是少见的,具有特殊性。诸葛亮北伐魏有自己的特殊性;曹操南伐蜀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可见“具体事物具体分析”,是我们认识事物活的灵魂(分析对错是另一回事,方法的正确性是我们准确认识事物的逻辑前提)。一切概然性、常识性甚至是逻辑性的思考方式,都不如“具体事物具体分析”这个辩证法的方法管用。在自然界和人的社会生活中,不合常识性、逻辑性、一般规律思考方式的具体事物比比皆是。而要在历史研究中认识非同一般规律的具体事物,就是靠依托史料、甄别史料的具体分析,来达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历史真相。

在此仅就考量曹操打下汉中后当日与七日之内所发生的事情。思虑过远,则种种不定因素多多,难以确认。

先把一段重要的史料甄别清楚方好论证后面。

“傅子曰:居七日,蜀降者说:‘蜀中一日数十惊,备虽斩之而不能安也。’”《三国志·刘晔传》

这个蜀降者是什么人?无从查考。然而可以断定的是,此人是蜀人,不服刘备管教,不愿做刘备的臣民。废话,这不是一看便知么。一看便知也要说清楚,才好考证以下。

而由此能考证、推论的是:

1,说明曹操攻汉中,大敌当前,而蜀未有准备曹操攻蜀,关卡松懈,此人才能逃逸到汉中曹操之处。

2,说明正合司马懿、刘晔的战略判断,有不少蜀人不愿做刘备的臣民:“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今举汉中,蜀人望风,破胆失守”。

3,蜀降者所说“备虽斩之”的“备”是刘备么?这有几说。

3-[1],从曹操拿下汉中的消息由驿站传到蜀中,如这人是从蜀中来,到这人再从蜀中赶到汉中投降,绝不止七日。说明“备虽斩之”的刘备,是老早老早以前的事情。很可能说得是刘备夺取成都以后,蜀人道义不服的事情,而蜀降者避祸向北走,此时到达汉中。有史料记载:“吏民咸欲死战。璋言:“父子在州二十馀年,无恩德以加百姓。百姓攻战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遂开城出降,群下莫不流涕”《三国志·刘二牧传》。此为“蜀中一日数十惊,备虽斩之而不能安也”的证明。

3-[2],如是因曹操打汉中惊恐,曹操还没打到汉中,则不会有“蜀中一日数十惊”之事。

3-[3],如这人是在蜀前线投降曹操的,则曹操拿下汉中的信息传到蜀中,“蜀中一日数十惊,备虽斩之而不能安也”的消息再传到蜀降者耳朵,蜀降者再到汉中,七日内有这种可能性很小,“备”字也不是指刘备本人,只能是刘备的手下人。因为此时有许多史料证明刘备还远在江陵。七日内刘备只能接到前线所传曹操拿下汉中消息的最快檄文一两天,还没有跟孙权讲和。

这一史料的甄别,大体证明了两件事:

一是人心所向,蜀人未附。

《魏名臣奏》载杨暨表曰:“武皇帝始征张鲁,……对兵三日,欲抽军还,言‘作军三十年,一朝持与人,如何’。此计已定,天祚大魏,鲁守自坏,因以定之。”曹操征张鲁,自开战一星期内就拿下汉中,可称之为急胜,这是连曹操自己也没想到的事。曹操凭借“威震天下”之势,十万兵力之强,张鲁、张卫的部队已成惊弓之鸟矣。而蜀人则为“二惊弓之鸟”,一惊于刘备使诈迫降刘璋,蜀人道义上不服在前;二惊于曹操强势进军汉中,遽胜张鲁在后。所以法正有“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之说;司马懿有“若曜威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因此之势,易为功力”之说;刘晔有“今举汉中,蜀人望风,破胆失守,推此而前,蜀可传檄而定……今破汉中,蜀人震恐,其势自倾。……因其倾而压之,无不克也”之说,敌对双方谋主所见略同。

二是蜀军事布署漏洞,刘备与主力远在江陵。

无巧不成历史,由于孙权也不满刘备使诈得益州,说:“猾虏乃敢挟诈!”于是“勾引”刘备与主力远赴江陵:“权遣吕蒙率众进取。备闻,自还公安,遣羽争三郡”《三国志·鲁肃传》。司马懿、刘晔皆判断曹操若立即进兵蜀中,前期主要是与蜀人作战,此时面对的蜀军队,主要是原刘璋的蜀人部队。其战略意图是以政治攻心于前,军事攻关、攻城于后。司马懿说“若曜威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刘晔说得更具体些,“推此而前,蜀可传檄而定”。“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随时可见,以朝廷、国家的檄文,慰惩、赏罚蜀人降与不降者。传檄并非政治空话连篇,自然是“胡萝卜加大棒”,有实质性好处。

在此之后有徐晃征战类似之马鸣阁道:“备遣陈式等十馀营绝马鸣阁道,晃别征破之,贼自投山谷,多死者。太祖闻,甚喜,假晃节,令曰:“此阁道,汉中之险要咽喉也。刘备欲断绝外内,以取汉中。将军一举,克夺贼计,善之善者也”《三国志·徐晃传》,说明曹操军有能力征战天险。

成都得知曹操占领汉中最快也要2-3日,来不及传檄部队增援。把握战略时机就在数日以内,刘晔说“若小缓之,……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正是指这一战略时机要务。

曹操每研究研究一天,战略时机便逝去一天,曹操一直研究到七日后蜀降者来证明可打,使刘晔所说“若小缓之”成为现实,骑兵再到剑阁则距拿下汉中有十二日弱。蜀中不断传檄抚慰兵民、增兵金牛道,“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进军成都的阻力、风险骤然增大;刘备主力因此能够及时赶回成都的可能性大了很多。刘晔策敌,知难而退:“今已小定,未可击也”;曹操后悔,吱声不得:“意大利大披萨”一闪而过。概括曹操南伐蜀的特殊性:一日战略七日休!

兵无常形、水无常态,战争中没有必然可言。张辽以区区八百人尚可撼动数万大军而来去自如,甘宁更是百骑劫曹营,如果曹操真的进军西川,仗打起来是谁也无法预料的。但是,从战略上考虑,曹操能顾全大局,知于进止,实不失为明智之举,后来的形势发展,也从事实上证明其谨慎绝非多余。

历史解密战史风云野史秘闻风云人物文史百科

吴禄贞一生是怎样的?吴禄贞一生都做过哪些事?

吴禄贞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有薄田10亩,父亲为私塾老师。少年时,吴禄贞就读于父亲在武昌的梦泽书屋,他擅长诗文,对西学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