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佐了4朝8姓11位皇帝的官场不倒翁冯道,是古往今来争议最大的宰相,他被司马光称为奸臣之尤,也被欧阳修骂作没有廉耻,当代文史大家范文澜对其亦颇有微词。但不贪污受贿、不乘人之危搞女人的冯道,也从不乏力挺者,如苏东坡、南怀瑾、葛剑雄等。
古人有云,一臣不事二主,而这个被称为“乱世不倒翁”的冯道,却在河南伺了4朝,8姓,11位君主,可谓是“流水的皇帝,铁打的宰辅”。
冯道什么时候“出道”的呢?唐朝末年。
大唐盛世,歌舞升平,但唐朝灭亡之后,中国北方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都城基本在洛阳和开封之间转悠,这五个朝代历时84年,史称“五代”。时局动荡,社会不安,政治上的“一把手”经常变换,冯道就生活在那个年代。
国学大师钱穆指出,中国古代最无耻的时期就是唐末的五代。确实,五代是一个纷乱的时代,在这乱哄哄的氛围中,各色人等都容易显示其本色。我们都知道,五代时期出了一个臭名昭著的“儿皇帝”石敬塘,而这里我们要看的是那个历事五代而不倒的官场不倒翁冯道。
冯道也曾艰苦朴素,为民说话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确实存在着一批“明君”、“贤相”,确实有很多正直的官吏在为民请命,在忧国忧民,确实有很多封建士大夫为国家的安定、社会的发展而呕心沥血,甚至殒身不恤;但无可否认,也确实存在着一批不辨是非、了无廉耻,不管谁当皇帝,只求有官可做的无耻之徒。这些人有时也能做一些好事,但从本质上讲,其人格是卑微的,是绝不足以效法的。
冯道的出现确实是中国仕宦史上的一个奇迹。
仔细读《五代史·冯道传》、《新五代史》及《资治通鉴》中的有关篇章,冯道这个官场不倒翁的形象就会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今河北省交河县东北)人,生于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据记载,冯道早先一边耕种土地,一边读书学习,其家庭可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康之家。冯道幼时性格纯厚,善写文章,不以穿破衣服、吃粗食为耻。据查,他的祖先没有一个县令以上的官员,在当时的历史情景中,冯道以这样的家庭出身而想跻身官场,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唐末军阀割据,战乱频仍,李克用割据晋阳,独霸一方。从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里可以知道,李克用是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人,其子李存勖在灭梁前期,也还颇有作为。也许是因为冯道看到了这一点,才投奔了李存勖,以图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