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清王朝的覆灭与财政崩溃
清王朝覆灭原因太多,其中清政府财政的崩溃是极其重要的原因。同样的,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攫取的原因太多,其中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财政崩溃也是极其重要的原因。甚至可以夸大一点说,大清王朝与南京临时政府都倒台于财政崩溃的危机之中。
基本的常识告诉我们,财政是国家政治的重要基石。没有充足的财政支持,就难以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必然危及国家政治的安全。在和平年代,财政为国家机器的方方面面运转提供物质保障,在战乱年代,则主要体现为为国家机器的最主要部分——军队的运转提供物质保证。清王朝无力应对辛亥革命,以至于要退位求全,极其重要的原因是财政窘迫,到了无力支付军饷的地步,覆灭已不可避免。同样地,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之所以搞不过袁世凯,也是因为财政太空虚。总之一句话,政治玩的就是钱,没有钱,肯定玩不成,玩不好。何以见得如此,不防细细道来。
武昌起义暴发后,迅速席卷全国,18个省纷纷宣布独立,已然在全国形成燎原之势。清政府惊恐万状,想要镇压革命,保住大清江山。既想镇压革命,必须调动大量的军队,因此需要大量的饷械,官兵不可能个个都免费地为清政府出生入死,而且打仗绝不同于平时的国家机器维护,多一点少一点无所谓,为了取得胜利,尤其是取得关键性战役的胜利,是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的,也就是说需要拿银子往里砸。
没有人可以计算出清政府扑灭革命烈火需要多少银子,但是我们能够知道,镇压活动才刚刚开始,清政府就显出捉襟见肘了。当时清政府度支部尚存银两100余万两,而皇室积累的财富多过六七千万两,可见国家之穷而权贵之富。据《溥伟日记》记载,辛亥革命时,
冯国璋攻破汉阳,载泽请隆裕太后发饷三月,隆裕答:“现在内帑已竭,前次所发之三万现金,是皇帝内库的,我真没有。”连军饷都发不起,这仗还怎么打得下去、打得赢?
不光是前线的北洋将士要饷要械,扬言“言战必先筹饷”,要皇亲国戚拿出自己的钱房钱来助战。那些暂未独立的省,也纷纷向中央政府要钱要部队,多的动不动就上百万两,少的也有个十万二十万的,囊中羞涩的清政府如何应付得过来,只能老实承认“势难兼顾”。
这在财政紧张之际,大清政府后院又起一火——金融恐慌。本来,革命动乱会造成时局不稳,直接影响金融稳定,民众会因人心惶惶而急急向银行挤兑,为了保值,又会将钞票换成硬通货银两。为了稳定金融局势,清政府应该立即加紧向银行投放现银,担当兑汇任务,“维市面而安人心”。可是在这个时候,清政府囊中羞涩,因此就要把手伸向银行提钱、要钱,而且数目标往往不小,这就让银根告紧,本已风雨飘摇的金融局势更加动荡不安,这样,清政府投入那点安慰性的现银之于全国性的金融恐慌如同杯水车薪,不仅无济于事,还让其财政危险雪上加霜,连最后一点精血都几乎耗尽。
还有一个勒着清政府财政脖子的绳套在一步步收紧——偿付赔款和外债。据统计,甲午战争前后,清政府共向外国借款七次,计34000万两,另外有大量的赔款需要逐年偿还。在面临革命烽火四起的危机之时,清政府与债权国商量,能不能暂缓赔偿,没有得到列强同意。无奈之下,清政府想出一个歪招,让处在金融中心的上海道,“在沪关洋药税厘项下设法筹措”赔款的钱。上海道回复说现在银根奇绌,无钱可提,一提就会倒闭,语气十分严峻为难。这一招弄不到钱也就罢了,还引起了上海金融业的恐慌,商界纷纷反抗,这一歪招只能胎死腹中。
人祸偏逢天灾,辛亥年国内许多地方发生灾荒,可谓“灾民遍野”,为了稳定社会情绪,政府又不得不拿出一些钱来赈灾济民,收笼人心,虽然钱不多,但毕竟僧多粥少。就这一点点小钱,还被一些地方官挪用作军饷,更加激起底层民众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