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平原春天碧绿万顷,麦收季节金浪涛涛,古刹观音禅寺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风光旖旎的锦绣画卷上。观音禅寺座落在古城保定东北15公里处的清苑县国公营村,登上寺内宝塔揽胜可以东望白洋淀水波浩淼,西眺太行山飞来之峰,一望无垠的大平原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如临仙境。京津保高速公路似彩虹横贯南北,交通十分便利。观音禅寺始建于隋唐时期,历尽千年沧桑,历代皆有废兴。宋辽明皆曾重建。其中,金大定年间(1161年)、明正德年间(1517年)两次重修,规模巨大,据碑文记载重修的观音寺“轮焕叠美,天花散彩……香火续千年之焰,常明照大地之光。”于此可见观音寺当时的规模兴盛之一斑。然而这座千年古刹在民国初年拆庙办学的浪潮中被毁坏殆尽。1992年党的宗教政策得到落实,观音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开放。明空老法师应请自北京法源寺卓锡来此,承担起中兴古刹重任,他不顾年迈体衰,主持修复工作,殚精竭虑,废寝忘食,奔波于京津,积聚人力物力,历时四载,弥勒殿、观音殿、念佛堂(藏经楼)先后落成。七层宝塔巍峨屹立。一九九五年大雄宝殿开光,此大殿完全模仿北京法源寺明清风格大殿而建,全木结构,飞檐翘拱,雕梁画栋,典雅雄壮,别具一格。自此,昔日荆棘丛生,荒草遍野之地,一变而为庄严道场。1996年明空上人示寂,监院真广法师继任住持,筹措善款,先后又兴建了九层舍利塔、祖师殿、客堂、斋堂及两序寮房、绿化美化寺院、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僧才建设,使观音寺发展成为新型佛教丛林。观音禅寺现占地50余亩,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绿地1500平方米,寺内绿茵缀地,松柏挺拔,花木摇翠,奇芭献瑞,建筑宏伟、宝相庄严,特别是堪称当地一绝的双塔景观,吸引八方朝圣。西塔,塔分七层,塔中供奉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日光遍照菩萨、月光遍照菩萨、地藏王菩萨和送子观音。塔的南门供奉民间普遍信仰的无生老母,塔名“当阳宝塔”,乃
上古沿传至今。东塔,塔分九层,高达51米,塔内供奉过去七佛、多宝佛、毗卢遮那佛。第九层供奉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故名“舍利
宝塔”。每逢佛教盛大节日,善女信男,摩肩接踵,络绎不绝,香火鼎盛,为当地的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可以深信,这座历经沧桑而又焕发生机的千年古刹,一定可以成为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现代人心灵栖息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