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在建国前,有过三种演出形式:一是小歌班及绍兴文戏时期(1906年到40年代初)演员全是男性;二是绍兴文戏时期产生的女班,演员全是女性;三是在30年代女班兴起后,直至建国初期,曾有少数越剧团体,有过男女混合演出的情况。所谓"混演",即虽有男女演员同台演出的情况,但男角行当可能是女演员,女角行当可能是男演员。混演有几种情况;一是30年代前期男班盛行时,有个别女演员加盟男班演出,最早如1931年,第一副女班挑梁小生屠杏花,被邀到男班演出,因该班原来的小生吃鸦片潦倒,遂请她去顶替,与之搭档的是男旦月月红。屠杏花又于1933年与男旦白玉梅搭档演出。二是男班艺人的家属,因久受熏陶,在有一定功力后加入男班登台,如男班名旦白玉梅之女小白玉梅(原名朱巧凤),自幼随父居住上海,在父亲指导下练功学艺,后加入男班。另外,30年代末期男班衰落后,有些男班演员依附到女班演出,大多配演老生、小丑一类行当角色,男女演员同唱一个调门。总之,越剧在建国前,纯粹的男女合演(即男演男角,女演女角)的演出形式尚未有过。只是1943年在中共领导的四明山游击根据地,有个隶属于浙东行署文教处的社教队,它吸收了一批越剧艺人(如越剧男班老艺人竹芳森,女班演员钱文月,鼓师裘方苗等)与新文艺工作者合作,用男女合演的形式,新编演出了《桥头烽火》、《英烈缘》、《血钟记》等现代剧,宣传抗日。抗战胜利后,该队北撤到山东,活动了一段时间后整编结束,前后不足3年时间。
1950年初成立的复兴越剧团,是上海最后一个男女混演剧团。该团的男演员均是过去的男班艺人,如童正初、周剑鹤、盖月棠、尹汉斌、叶绍奎等,女演员有邢月芳、邢竹琴、筱素娥、潘笑笑、胡少鹏、郑忠梅等。1952年,该团去浙江巡回演出,不久就落户嘉兴,后发展成为男女合演的嘉兴市越剧团。
建国初期,上海越剧界结合形势,竞相演出了好多现代剧,这是越剧工作者政治热情高的表现,但从艺术上看,以女子越剧来表演现代戏,总让人有艺术上不够和谐及力不胜任之感。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指引下,上海的文化领导部门就着手推动越剧的男女合演。这首先要解决男演员的问题。因为越剧男班在40年代已衰落,遗留下来的男演员都是中老年人,无论从年龄和文化素养,都不能适应演出革命现代戏的要求。
1950年春,浙江省文工团越剧队成立,演员大都是年轻的中学生,实行男女合演,排演《王秀鸾》等现代剧,开了建国后越剧男女合演的先河。1950年冬,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戏改处指令华东越剧实验剧团试搞男女合演。是年11月下旬,华东越剧实验剧团赴浙江嵊县招收了张世尧、卢时俊、徐靖浩、高立成、章水淼、梁志鹤等6名男青年,都是城关镇的初中及小学毕业的学生,年龄最小的15足岁,最大的17足岁。他们作为随团学员,由熊兰(陈荣兰)带领,一边学习文化和声乐、乐理、身训、唱腔等业务,一边参加演出跑龙套。当学员们第一次上台扮演《借红灯》中的家丁和衙役等角色,一出场观众就发出一阵哄笑。因为在清一色女子越剧中,突然出现了男青年扮演的龙套,观众不免感到意外和滑稽。
当时剧团领导对如何招生培训男演员没有经验,致使工作受到挫折。首先是招生年龄不当,15~17足岁,正值男孩的变声期,学员考试时皆是童声(50年代初期的乡下孩子,发育期较晚),进入剧团不久即变声,演唱、练声遇到很大困难,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这批学员未满两年,全部改行转业。
1953年春,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又到嵊县吸收了3名20岁左右已变过声的业余演员黄善兴、马樟焕、马伦裕和从部队文工团复员来的陈岚,共4名,继续进行男女合演的实验。他们也像第一批男演员一样,除一边学习业务,一边上台跑龙套外,还直接排演现代小戏,并安排了新音乐工作者项管森作曲,探索解决男女合演的声腔问题。1954年10月至1956年5月,排演了《技术员来了》、《两兄弟》、《荣军锄奸记》、《乡下叔叔》等4出现代小戏。其中《技术员来了》一剧,由王文娟与黄善兴主演,参加了1954年秋举办的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得演出奖。这些小戏的排演,乃是上海越剧男女合演的小型实验。男女声唱腔采用"同调异腔"(异男腔),韵味较差。上海观众对此很不习惯,对男演员的上台和开口唱念,甚至非常反感。如男女合演第一出剧目《技术员来了》在剧场演出时,对女主演王文娟鼓掌欢迎,而对男主演黄善兴"开汽水"(口出嘘声)喝倒彩。这样小规模的男女合演实验,未成气候,难以为继。前后不到3年,4位男演员又全部改行转业。
周恩来总理非常关心越剧男女合演。早在1949年,他在接见袁雪芬时就提出过男女合演问题。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期间,他在接见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等时也指出,过去封建社会中,男女不能同台,是女演男、男演女的原因之一,现在是新社会了,戏曲当然也必须表现现代生活,而女演男在艺术上,就有一定的难度和局限性,男女合演是历史的必然,女子越剧与男女合演的越剧,需要共同前进。1953年,周恩来总理莅沪期间,在延安西路原华东军政委员会礼堂,观看了由男班老艺人竹芳森与吕瑞英、张桂凤合作演出的传统剧目《箍桶记》后,又对袁雪芬谈到越剧要发展男女合演。因此华东戏曲研究院于1954年就办起了越剧演员训练班(即后来的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在上海、绍兴、苏州三地招收了60名青少年学员(其中男生40名,女生20名),按照中专艺校的要求,从政治、文化、专业三个方面,对学员进行较为正规化的培训。学员在武功和身训上得到京剧教师和昆剧传字辈老师的亲授,打下了扎实的功底。他们毕业后大部分进入上海越剧院,并于1959年6月1日成立男女合演的实验剧团,对越剧男女合演的现代戏和古装戏,不断地进行实验演出。对男演员的唱腔,经多年探索,在继承越剧传统和流派唱腔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演员的演唱条件,运用了"同腔异调"、"同调异腔"和"同调同腔"等方法,基本上解决了男声唱腔这一难题,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尤其是1960年排演的《十一郎》,在上海和到外地演出,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该剧取材于京剧传统戏《白水滩》、《艳阳楼》、《通天犀》,新编成一出思想性、艺术性都佳的大型古装喜剧,剧中生、旦、净、丑行当齐全,表演上唱、做、念、打俱备,文、武场景均有,既有女子越剧擅长的抒情文戏,亦有女子越剧不擅的激烈的武打戏。特别是饰演男主角十一郎的史济华,文武皆优,他的演唱,获得观众热烈的掌声。行家们认为越剧男演员的唱腔,从先前的"别扭"到后来的"可听",从后来"可听"到现今的"鼓掌欢迎",是"一个了不起的转折",赞誉为"唱破三关《十一郎》"。这是建国以来,上海越剧在男女合演的实验中,首次得到行家和观众一致的肯定与赞扬。从此扭转了上海观众对越剧男女合演的偏见。该剧不仅成了越剧男女合演及史济华的代表作,也为越剧男女合演在上海立足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后男演员沈嘉麟主演的《李慧娘》,张国华主演的《碧血扬州》等大型古装戏,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观众的欢迎。从1959年至1962年的3年中,实验剧团演出了大量的古装戏和现代戏,不仅在丽都、瑞金等一流剧场演出,而且还到各区工人俱乐部去演出。良好的艺术质量和不断地实践演出,为实验剧团羸得了大批观众,且多为青年观众。主要男演员史济华、沈嘉麟都拥有自己的戏迷和崇拜者。
1963年,"左"风刮进文艺界,上海市的主要领导人又提出"大写十三年",戏曲界掀起大演现代戏的热潮,批评越剧演才子佳人戏是"挖社会主义墙脚"。上海越剧界是年起尽演现代戏,古装戏几乎绝迹舞台。上海越剧院为了演出现代戏的需要,从1964年起,将实验剧团的男演员,分出一部分到一团、二团两个女子越剧团,去搞男女合演,让一、二团的范瑞娟、徐玉兰、张桂凤等女小生和女老生扮演女角,与男演员们合作演出现代剧,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为止。期间,傅全香、张桂凤与张国华、刘觉、方国泰等主演了《江姐》,吴小楼、金采风、陆锦花与史济华、沈嘉麟合作主演了《迎新曲》,王文娟与方国泰等主演了《女飞行员》,徐玉兰、钱妙花与杨同时、凌冲祺合作主演了《平凡的岗位》,袁雪芬、张桂凤与张国华、刘觉合作演出了《火椰村》等。这个时期,男演员成了应时而"红"的"抢手货"被同仁谑称为"男宝贝"。
1960年秋,上海越剧院学馆成立,招收了30多名小学毕业的男生,作为男演员来培养。在1962年国家困难时期,半数男演员被淘汰,只留下19名男生继续学戏。在大演现代戏的形势下,1965年夏,学馆又招收了23名初中毕业的男生来培养。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越剧遭受摧残,60届的男生学艺6年,但未有献身舞台实践的机会。65届的男生学艺不满1年,自然成了牺牲品。60年代培养的男演员最终未能成为越剧男女合演的有生力量。
1974年,上海越剧团开办了越剧演员训练班(文化大革命后改称"上海越剧院学馆"),招了44名小学生(其中男生28名,女生16名),由于招生和学习前期均处文化大革命期间,前3年教学的都是移植的"样板戏"和现代戏。后3年因为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才给学员补上传统基础课,学演了《梁祝》、《西厢记》、《追鱼》、《红楼梦》等越剧优秀剧目。
70年代末,经过政治上的拨乱反正,文艺事业开始复苏。上海越剧院首先排演了男女合演的现代剧《祥林嫂》并把其搬上银幕。为了发展越剧男女合演,上海越剧院一团成为男女合演团,主要男演员有刘觉、史济华、张国华等,主要女演员有吕瑞英、金采风等。
1980年,上海越剧院74届学员毕业,成立三团,也实行男女合演(曾一度有过男女合演与女子越剧表演并存的局面)。主要男演员有赵志刚、许杰、张承好等。
80年代初,新建立的静安、卢湾两家区属越剧团,虽以演女子越剧为主,但也从社会上吸收了少量男演员,在演出现代戏中实行男女合演。如卢湾越剧团在1981年演出的新编大型现代剧《相思曲》,完全是男女合演。但区剧团的男女合演为时不久,即告结束,男演员全部改行转业。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前期,上海越剧院大力扶植男女合演,排演了《忠魂曲》、《三月春潮》、《鲁迅在广州》等重大题材现代剧,为开拓越剧表演路子作了探索。《三月春潮》以周恩来为主角,描写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作为建国30周年调演剧目进京展演,受到首都文艺界好评,获得文化部颁发的创作二等奖、演出二等奖。《忠魂曲》获得上海市文化局创作演出奖。《鲁迅在广州》获得上海市首届戏剧节剧本奖、作曲奖、演奏奖、造型奖。刘觉(扮演鲁迅)获表演奖,受到文艺界极高的评价。除排演现代剧外,还排演了《凄凉辽宫月》、《桃李梅》、《汉文皇后》等古装剧。三团青年男演员赵志刚于80年代初期脱颖而出,成为后起之秀,拥有观众之多,在男演员中可谓史无前例。
1985年,上海越剧院机构调整,男女合演的一团撤消,剩下赵志刚为主的男女合演三团。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前期,三团排演了多出男女合演的古装剧和现代剧。其中1986年由许杰主演的《第十二夜》(根据莎士比亚的喜剧改编)参加上海市第三届戏剧节获得优秀演出奖,在是年首届中国莎剧节演出,亦获好评;1989年由赵志刚主演的古装历史故事剧《血染深宫》,获上海市文化艺术节优秀成果奖,在同年举办的中国艺术节华东片演出,受到好评。1994年,由赵志刚主演的《王子复仇记》(根据莎士比亚的悲剧改编),参加'94上海国际莎剧节演出,得到专家和舆论的赞赏。赵志刚除获得白玉兰奖外,还在全市性的青年会演中和电台、电视台举办的全国和地区性的越剧青年演员大奖赛中,多次摘冠,并于1992年获中国唱片公司的"金唱片奖"。许杰也在全市青年会演和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演员大奖赛中获过奖。此外中年男演员史济华获得了首届"白玉兰奖",张国华也曾获得首届上海文学艺术奖(1984~1985)中年演员奖。
但自80年代中期开始,越剧也随着整个戏曲的不景气而滑坡,也给越剧男女合演带来困难,加上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不少青年男演员改行他去,大部分中年男演员下岗退休,越剧男女合演,面临人才短缺,难以为继的困难局面。
近年来,从上海戏曲学校越剧班吸收了几位男演员,同时也从外省市引进了男演员,并在2001年的《早春二月》(男女合演版)中,许杰、张伟忠(特邀)、徐标新的表演获得观众的好评和认可。但与越剧男女合演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有很多工作要做,任务也很艰巨。这不仅需要越剧界的努力,越剧男演员们的努力,还要有观众的理解和支持,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把越剧男女合演事业推向前进。
这里要说说周朝时候后宫的编制,也就是天子究竟有多少个法定女人。据《礼记》中介绍,天子的后宫归王后领导,王后以下,是三个夫...详情>>
周总理本是个笑口常开,“宰相肚里能行船”的人物,并且笑起来很有感染力。他开怀大笑时,常常是双手抱臂,把头向后仰去,笑声响...详情>>
三国有很多有意思的人,也有很多颇受争议的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三国中最受争议的是谁?三国中,号称万人敌除关羽外,还有...详情>>
杨贵妃体重138斤?唐人“丰肥浓丽、热烈放姿”,以肥为美,世人公认。有野史考证:杨贵妃身高1 64米,体重138斤。这个数字是否...详情>>
景丹(?-26年),字孙卿,冯翊栎阳(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十位。景丹在王莽政权时期担任过...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