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科(1891年10月20日-1973年9月13日),字连生,号哲生。广东香山县翠亨村人(今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孙中山长子。1891年10月20日生,1907年加入同盟会,1917年在广州担任大元帅府秘书。1918年到1920年担任非常国会参议院秘书兼广州时报编辑。1921年任广州市长兼治河督办,后任广州市首任市长。1923年、1926年两次再任广州市长,1931年任南京政府行政院长,1932年任立法院长,前期主张反对联共,抗日开始后主张速行宪政、联共抗日,1947年任南京国民政府副主席,1948年与李宗仁竞选副总统落选,后再度出任行政院长。1949年辞职,后长期旅居香港、法国、美国等地,1965年任台湾“总统府”高级咨议、考试院长,1973年9月13日病逝于台北,享年82岁。
孙科虽流亡海外,但起初生活颇为优越。1950年寓居巴黎后,在养病之余,经常游历欧洲各国,先后去过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下榻之所则非高级宾馆不住,异国之绮丽风光、丰富的餐饮,似乎已洗去孙科多年从政的疲惫。
孙科在巴黎寓居两年后,决定转往美国。1952年7月,孙科夫人先行离开欧洲前往美国,孙科在12月下旬才启程。孙科夫妇住其长女孙穗英家,次年迁居加州洛杉矶西部圣塔莫利卡,在此地居住4年,后迁至洛杉矶南面临海的LagunaBeach。
大陆方面仍惦记着孙科。1956年3月,周恩来在北京会见英国人马坤,请与孙科有数十年私谊的马坤代向孙科致意,准备搞统战。周恩来说,我们不能让孙中山先生的儿子长期流亡外国,中国政府欢迎孙科返国。然而,此时的孙科深知中共的本性,他没有对周恩来的口信作出回应。孙科深居息影,俨然“闲云野鹤”,在南加州乡间闭门读书,只是生活颇为清苦。已无任何固定收入的孙科夫妇与次子孙治强一家共同生活,依靠子女的小额接济,省吃俭用,一切自己动手。其夫人陈淑英负责烹炊,孙科则收拾洗刷碗碟,洒扫房间。有资料说,一段时间内孙因经济窘迫只能吃番薯。然他每天到附近图书馆看书,家中也堆满了书籍,完全过着一种普通退休老人的困窘生活。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65年。
赴台定居
1965年孙科已经75岁,自1949年退出政治,流亡海外也有16个年头。这一年孙科作出其晚年生活的一项重要选择:赴台定居。孙科曾在1948年冬春之间去过一次台湾。那一次他在台湾只住了两周就返回南京,而这一次到台湾却是一去不复返。
1965年前后,孙科已步入垂暮之年,多年蛰居海外,虽然清闲逍遥,但静极思动,加之在美国生活颇为艰苦,诸般杂事皆须自己动手,孙科已年迈体衰,感到在美国生活诸多不便,渐有归台之意。在台湾方面,自60年代初始,孙科的某些故旧也为孙科赴台多方活动。1962年“双十”节前夕,中山县籍“立委”刘崇龄向“行政院”提出质询,他说,“哲生先生功在国家,过去担任过国民政府副主席和行政院、立法院院长。最近孙先生于言词之间也怀念台湾的老朋友,同时也表露出有思乡之感”。刘崇龄要求当局主动邀请孙科返台。时“行政院”副院长王云五回答道,“政府非常欢迎哲生先生回国,而且在筹备中的第三次阳明山会谈,哲生先生也列入尽先邀请的名单”。在这以后,孙科的故旧、国民党元老梁寒操等粤籍要人积极活动,具体安排孙科赴台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