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埃德加·斯诺并肩走进延安,但《红星照耀中国》里隐去了他的名字;他鲜为公众所知,但他对中国医疗事业的贡献却不亚于诺尔曼·白求恩;他出生于美国,但他将毕生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他就是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第一个外国血统的中国人——马海德。
1934年冬,马海德第一次见到
宋庆龄。此后,宋庆龄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大门,他们之间也起头了一段延续近半个世纪的友谊。对马海德来说,宋庆龄是“一位我所无穷敬重的、指示我走上革命道路的导师”。
马海德是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他与中国国民同甘共苦,将终身奉献给了中国国民。宋庆龄对马海德不仅仅是启蒙的影响,他们之间绵延近半个世纪的也不只是友谊:他们都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中国国民的幸福而奋斗终身。
世纪友谊缘起革命嘱托
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祖籍黎巴嫩,1910年9月26日出生于美国。在日内瓦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为了考查东方热带病,他于1933年来到上海。
1934年11月,马海德与宋庆龄在祝贺苏联十月革命的聚会上相识。宋庆龄很观赏马海德,觉得他是中国需要的正义的朋友。
交杯酒?(图)"/>
1979年9月,宋庆龄设家宴为马海德祝寿。右为格兰尼奇,他们是三十年代结交的老朋友
马海德对宋庆龄为其所做的一切毕生难忘:“宋庆龄同志一直利用各种运动在培植教导我,观察考验我。我非常感谢宋庆龄同志对我的赞助和教导,是她老人家把我送到陕北,使我从一个革命的同情者变为一名为国民解放事业奋斗的战士。”
1936年6月,受毛泽东与周恩来委托,宋庆龄推选马海德前往苏区考查。临行前,宋庆龄特别嘱托马海德:“你到苏区要特别详细领会一下那里缺医少药的情况,我们好设法声援。”
马海德没有辜负宋庆龄的嘱托。从抗战起头,宋庆龄源源不断地为解放区输送人才和大宗款项、物质,卓有成效地支撑抗日战斗,而马海德一直与宋庆龄并肩作战。马海德为宋庆龄供给详细的调查报告和医疗物质需求,宋庆龄则据此争取更多的国际救济。两人虽然分工不同,但配合默契。在工作中共同面临的艰苦、秉承的宗旨和付出的努力,成为他们友谊的基石。建国后,宋庆龄国务运动繁忙,并致力于妇女儿童发展和福利事业,马海德则全身心肠投身于医疗卫生工作,两人在不同的岗位上为中国的建设不懈奋斗,而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延续了一生。
1944年8月25日,宋庆龄为感谢马海德对国际和平医院所作的贡献而赠送他的照片。她在照片背面亲笔题字签名。
马海德与宋庆龄以及解放区救济总会人员在北京。